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时间:2022-08-23 08:08:3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子''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行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字音

寡( 夫( 域( 戚( 粟( 三、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pàn 叛,背叛 (二)词类活用

域民 域:限制。 名词活用着动词

固国 固:使„„巩固。 使动用法

(三)重点实词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归纳全文的结论。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5bd59c767f5acfa0c7cd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