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时间:2022-08-23 08:08: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南宋教育家朱熹将《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编辑本段]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⑨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④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⑥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⑦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⑩,亲戚畔⑧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外城; 3[]护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5[]舍弃;

6[]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7[山溪]地势;

8[]:背叛; 9[]包围 10[]极点

11[天时]指天然的时运,自然形成的时机,机会;一说天气和时令。 12[地利]地理优势。 [编辑本段]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地理条件,有利于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亲外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


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作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能胜利。 [编辑本段]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编辑本段]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字通,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编辑本段]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097c21af45b307e871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