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师用书文意理解教师教学参考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心亭看雪文意理解 一、整体把握 本文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酉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读之令人感叹唏嘘。 文章开头即交代了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颇似史家的笔法,在庄重中寄寓着情思。作者曾在西湖一带生活了40年,过着锦衣玉食、嬉游玩乐的贵公子生活。他于西湖,“水尾山头,无处不到。湖中典故,真有世居西湖之人所不能识者,而陶庵识之独详:湖中景物,真有日在西湖而不能道者,而陶庵道之独悉”(王雨谦《西湖梦寻序》)。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张岱选择了逃避,隐居山中,不问世事。往皆繁华,都成梦幻。在《西湖梦寻》自序中,张岱写道,“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可见作者对西湖的魂牵梦萦,本文记“看雪”,只是作者“梦忆”中的一景。 西湖罕有大雪,而“大雪三日”,更是少之又少。作者以“人鸟声俱绝”来描写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然而,充满寒意的冰雪世界,或许可以阻挡俗人的脚步,却反而激起了作者赏雪的热情。张岱对冰雪情有独钟,他在《一卷冰雪文序》中说:“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夜游西湖,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是作者崇尚“冰雪人格”的体现。 文中写景,虽然寥寥数语,却让人拍案叫绝。“雾凇沆砀”,点明了气候特点。这毕竟是南国的雪,有它温情的一面。水汽弥漫,冰花皎然,天地一白,令人浮想联翩。这里,作者用了三个“与”字,将天、云、山、水连接在一起,读之毫无赘述之感,反而觉得流畅自然。此时,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痕、点、芥、粒几个量词的使用非常生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几句景物描写,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变小,让人顿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如苏轼在《赤壁赋》里所说“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作者使用白描手法,仿佛创造出一幅淡墨山水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这样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不容多言。 写景之后,作者笔锋一转,继写在湖心亭的奇遇。原来亭中,已有捷足先登者“铺毡对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可谓神来之笔。作者用了近乎小说的笔法,从对方的视角看“自己”;其实,写对方的惊讶,也就是写自己的惊讶,而转换了叙述角度,就在尺幅之内生起波澜。“拉余同饮”,一个“拉”字,见出对方的热情;“强饮三大白”,一个“强”字,见出作者的性情。道出客为“金陵人”,更潜藏着故国之思。金陵,曾经是明朝的故都。文章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的话,似嗔似怪,实赞实爱,饱含深意,不是熟知作者,断然不能道也。文章至此戛然而止,而余韵不绝。 二、素养提升 1.体会本文简洁的语言,白描的写法。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大家,文字简洁而又隽水,叙事直白而有情韵,读之亲切喜人。本文出语自然,明白如话,不夸张,不藻饰,又不乏雅趣,其炼字炼句之功,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过后万籁无声的空寂,着一“绝”字,境界全出。本文多运用白描手法,用简笔勾勒出景物、人物,朴素淡雅,却又耐人寻味。如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上影子”的“一痕”“一点”“一并”“两三粒”,都是以白描来写意传神的。作者曾盛赞宋代米带的“云山戏墨”,可见如此写景,也是他在艺术上自觉或不自觉的追求。 2.品味本文如诗如画的意境。 苏轼曾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王维的作品。张借这篇小品文,也具有如诗如画的美感,兼有文的画意,诗的气质,可目之为散文诗。如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朦胧1 中景物的特点,用“痕”“点”“并”“粒”等量词,称量雪的世界,捕捉景物特点。在这一画面里,天地的广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对比,充满诗性字宙的意味。这里,也暗用了《庄子·逍遥游》的意境:“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让人想到世间万物的相对性,从高山之巅来看,西湖也不过是一勺水而已。也让人不禁想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而写冰雪世界的洁美,也映射了作者高洁自持的人格理想,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错落互见的表现手法 这篇短文,在叙事上却言简意丰,曲尽其趣。错落互见手法的运用,是其鲜明的特点。如写湖心亭奇遇,对方惊叹作者的不期而至,犹如作者惊叹对方的捷足先登;又如“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一句,问姓氏而不言姓氏,却从“金陵人”导出,暗含诀别之意,姓氏知否,顿时变得无足轻重,悲凉之情,隐忍不发,却又切实可感;又如文章结尾,从舟子口中,道出“痴”意,其实从作者到“金陵人”,又何尝不知自己的癫狂痴迷呢?假舟子为辞,顿时妙趣横生。 三、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往”? 从“舟中人两三粒”及舟子其人出场发声来看,作者肯定不是一个人去湖心亭看雪的。那么他又说“独往”,是不是矛盾?这个问题,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要去其形式,存其精神。这里不能单纯理解为作者目中无人。实际上,这表现了作者傲岸自恃的情怀,是晩明江南文人独立不羁精神的表现,其根源是魏晋风度。《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是文人独往的原型。只有作者这样的雅士,才会夜赏西湖雪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如舟子,确实不会有这个雅兴和追求。 2.如何理解“痴”字的含义? 从舟子口中道出的“痴”字,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从本文来看,作者的“痴”表现在: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曹雪芹写完《红楼梦》,赋诗写怀,有“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语,可见“痴”字不是简单的断语,往往有其深邃的内涵。 思考探究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课文写西湖雪景有以下几个角度。1.概括式描写(或称为“侧面写”),即“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描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2.全景式描写(或称为“间接描写”),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几句,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3.集合式描写(或称为“动态描写”),即“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效果”。这几句描写,抓住了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影子”的特点,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有的本不是量词,如“痕”“芥”甚至可以说是临时借用的),把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此语从金陵客人口中呼出,实则也是作者的心语。联系前文,作者以为他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金陵客人也一定自负地认为他们来湖心亭看雪是唯一的,不会有第二拨儿人。但是双方的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4459edaaa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