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自身的形态美 以及赋予中国人的美学价值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具有令人瞩目的观赏价值。她不仅在我国古典园林中长期独领风骚,而且是当代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建设中造景创意的独具魅力资源之一。梅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趋向、情感脉络和道德标准。梅花是中华民族之魂。 来自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园林》杂志副主编金荷仙女士,在“梅花文化与现代园林研讨会”从梅花自身的形态美,而且有梅花与其他景物组合共造的意境美等方面,分析了梅花与文学、梅花与绘画、梅花与园林等方面赋予中国人的美学价值。 梅花自身的色、香、形三方面个性明显,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梅花色彩众多,而人们偏爱白、红、黄三色。尤其白色,冰清玉洁与冰雪相和谐。“冰花”、“寒玉”和“白雪”等比喻应运而生:“冰花个个团如玉”、“姑射仙人冰雪肤”、“一枝寒玉澹春晖”。 梅花的香,有“清”、“幽”的特点:“天与清香似有私”、“风递幽香去”。而中国人以其细腻、微妙和丰富的审美感受,浮想联翩,将嗅觉的感受转向视觉、味觉和触觉。“孤”“暗”、“酸”乃至“冷”的感觉纷至沓来:“孤香粘袖李须饶”、“暗香浮动月黄昏”、“一点酸香冷到梅”。 梅花的形态可用:“疏”、“瘦”、“古”三个字来概括。“疏”不仅指出梅花的疏密程度,而且与中国人“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审美习惯相一致:“疏影横斜水清浅”、。“疏枝横玉瘦”。“瘦”也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美,“书贵瘦硬方通神”(杜甫诗),“瘦骨清相”是魏晋风度的典型形象。“尚馀孤瘦雪霜姿”、。“蕊寒枝瘦凛冰霜”。“古”指梅花历数百年风欺雪侮而产生的“柯如青铜根如石”的刚强、沉雄和坚毅之美。“气结殷周雪,天成铁石身”。“铁干铜皮碧玉枝”。古到极至,老干虬龙,欲腾空而起:“他年长就铁龙干”。 以上诗句中,皆是描述梅花或白,或香、或疏瘦古韵,可见,历代一些著名诗人墨客,被梅花之美所吸引而陶醉,为后世留下艺梅、品梅、颂梅的不朽之作,成为我国悠久文化传统宝库中绚丽的篇章。所以对梅花之美的发掘愈深,愈加体会到其与中国的哲学、伦理学、美学、文学和绘画等学科联系的紧密程度。 金女士在演讲中这样提到:梅花文学对社会的影响是随着人们对梅花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而日益加强的。晋唐之际,梅花的地位并不突出,诗人所咏梅总体上以热自然野生梅景为主,“庭梅”“宫梅”一类取材和措辞也属偶见。到了宋朝,艺梅的普及,使园艺梅景成了咏梅的主要内容。梅花的诗词歌曲与所有其他花卉相比占了绝对的优势,占咏花词的47.15%。 梅花作为植物中的一个种,其功能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绿化的层面。如零散点缀,成丛,成群、成片林植等以及以梅花而命名的景点和因梅而使名胜古迹有其历史见证等等,梅花已经成为园林中靓丽风景线中的亮点。以梅花作为点缀景色,一方面在于梅花的色、香、姿、韵等形态之美和“万花皆寂寞,独悄一枝春”的特殊开花季节,另一方面在于梅花蕴含着身后的审美沉淀与精神凝聚。梅花给人不仅有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而且有坚毅高洁的心里感受。因此,在园林中人们喜欢用梅花造景。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8d0098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