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龙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汨罗市汨罗镇初级中学 黄继文 内容提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了解作家的人格魅力,领略祖国的美丽景色,诵读优秀古诗文,让学生表达感悟等途径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 民族精神 正文: 我们曾一度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边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一边却遗失了很多美好而重要的东西。当孩子们嘴里哼着Rap,手里拿着肯德基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他们身上还保留着多少龙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踏踏实实把它落实到课堂中,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做一个秉承龙的精神的中华好儿女。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着重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了解作家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在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具有铮铮铁骨的民族气节的作家,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有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作家的了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还可以更直接的引领他们走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学习这些作品时,教师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占有有用的信息资料,即了解作家的人品和行事,以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培育他们民族情感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诗作之前,我和学生一起收集了有关杜甫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了解到了杜甫一生身居下位,是一个平民中的平民,但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完成了从平民到圣人的超越。安史之乱后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展示了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忠心耿耿忧国忧民,他的坚持大义顾全大局无不感动着学生。当我们了解了杜甫后,我们渐渐愿意走近他,走近他的诗作,走近他的心灵世界。作家无穷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着学生。 (二)领略祖国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 壮丽的山河,才有了我们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细腻温柔的情感。所以在教学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决不能仅仅把重点放在美丽的词藻上,而更应当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的气魄和山水草木的温情。在这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看、读读、走走、写写。看看就是看图片或光盘,从直觉上了解景象。读读就是读课文和相关材料,更多的占有资料,扩大知识面。走走就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写写就是有感而发,在占有一定资料后,学生内心会产生表达欲望,及时写下来,成为素材积累。 富春江被人称为“唐诗之路”,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的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画卷,多少诗篇,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我跨越就水讲水就景说景的模式,将这些人文资料贯穿其中,通过观看图片,朗读诗文,讲述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欣赏到了富春江奇丽的自然风光,仿佛进行了一次旅游。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篇文章,而是一次思想的飞驰,穿梭在秀美景色和文人骚客之间。热爱祖国的感情就从这一花一草一木开始! (三)诵读优秀古诗文,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精神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有相应的载体,它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从相应的载体中,挖掘出民族精神,承担起实施“两纲”的重要责任,丰富语文教学。而古诗文蕴含着我们祖国几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加强古诗文诵读,可以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像陆游的千古绝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像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无不彰显着诗人的赤胆忠心,学生读后会象古代的仁人志士那样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华古诗文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思想内容上闪耀着灿烂的民族特色,一部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史。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让民族精神感染学生,让民族大义教育学生,让民族灵魂成为学生的灵魂。 (四)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个人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精神永不老去,因为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也需要这种精神的鼓励,也需要它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完成振兴中华的重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进而形成个人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生活。 首先要让学生敢于表达。教师往往习惯于从自己口中说出深明大义、忍辱负重、谦虚好学等民族精神。或许学生能被教师的激情感动一时,但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体验,所以受益不深。据研究表明,表达有诱发和唤醒道德体验,并使体验清晰化的功能。一旦在表达中获得某种清晰的体验之后,这种体验就会深刻地留在体验者的意识深处,会成为今后决定人生行为的重要内在依据。教师学生只要稍作换位,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退出主导的角色,转化为聆听者。学生思考、表达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 如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在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后,学生已被鲁迅强烈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情绪已比较高昂。这时我问学生: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能称得上是“中国的脊梁”?在今天,又有哪些“中国的脊梁”?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讲到了不懈追求信仰的玄奘,勇于改革变法的王安石谭嗣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蔺相如,精忠报国的岳飞,两弹之父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学生在表达中无不被这些“中国的脊梁”的精神所感动,一股民族自豪之情在心中洋溢,爱国之情得到了彰显。 其次教师要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引入生活。今天的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一代,他们对社会现象的了解不低于任何一位老师。教师应鼓励学生把中华民族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说将无形的精神具体化,实现中华精神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来最注重养成浩然正气。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问学生:在中国历史上能称之为“大丈夫”的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这种浩然正气还保留了多少?这一问题让学生把眼光投入到当今社会,他们针对现实社会中的贪污腐败,为了个人利益出卖人格,甚至出卖国格,置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于不顾等丑陋现象发表看法,痛感浩然正气正在悄然遗失,认识到培养知识分子乃至整个国民浩然正气的重要性。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我将时刻牢记这句话,并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9a6ee900975f46527d3e1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