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年11月11日)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最高分为101分,最低分为35分。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积累与运用”、 “阅读理解”和“写作”三大块,;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注重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二、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第1题组织词语,表达成流畅的名言普遍完成较差,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加强审题,误以为是发挥想象,组成一段话,这也可能制卷人制卷时预留空格较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有关。古诗默写中较多出现的错别字有:“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萋萋”,“会当凌绝顶”中的“凌”、“绝顶”,第三小题默写《春望》中的对偶句,有一部分学生对“对偶”的修辞理解尚不透彻,以至默写成了尾联。第五题概括新闻稿主要信息,部分学生概括能力不强,句式不通,表意不清。 2、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个板快,即课内外对比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选择的是《阿长与<山海经>》和让《我一个人失眠》中的片段,课外的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总体来说,学生对课内阅读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完成较好,第九题两个表达方式的填空,许多同学审题不够深入,错误地将“记叙”、“抒情”误答成“抒情”和“议论”。第十一题第二小题选择课文标题,不少同学又犯了理解不透彻的毛病,误答成“B”和“D”。阅读理解二第十二题,环境描写对全文情节的作用,普遍存在答题不全面,不能具体作答的现象。第十五题对人物描写的手法,简要分析这一要求许多同学直接忽视,没有作答。 文言文阅读总体来看,比较理想。除少数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在第十七题和十八题有偏差外,其余同学都能比较准确的完成。 3、第三部分为命题作文。本次作文是给材料作文题,普遍存在不能对材料做出准确分析的问题,材料和作文都应该紧扣“分享”或“合作共赢”为中心,许多同学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有写“我的酸甜苦辣生活”的、有写“我的痛苦经历”的、有写“商贩的良知的”……此种情况很大原因源于我们老师受中考指向(近几年从未考过给材料作文)和八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其次也还大量存在文章选材不太恰当、文章缺乏组织、书写不工等问题。 三、今后的建议: 1、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初中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你告诉学生了,他们就会掌握。 2、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 “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3、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e8a498501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