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批改开启小学生的写作之门 作者:黎浓图 来源:《广西教育·A版义务教育》 2016年第2期 贺州市昭平县凤凰乡太平中心小学 黎浓图 【关键词】个性化 批改 写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0050-01 作文批改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由于批改习作的任务重,很多教师往往疲于应付,而学生只看结果,不关注批改的内容,导致作文批改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的作文批改应突显个性、增强实效性。以下,笔者结合具体做法探讨个性化批改学生习作的策略。 一、采用新颖的批改符号,吸引学生写作 一些小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疼,谈起作文就“色变”,主要原因是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潜意识中告诉自己作文难写、写作没意思,自然不会关心教师如何批改自己的作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策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写作态度。在批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时,由于学生经过几年的写作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作文中出现错别字、语病的情况比较少了,教师可以避免用“叉号”“删除号”等生硬的符号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字、错词和病句等,教师可用“——”画出,用“?”标注的方式让学生拿到作文后第一时间阅读、检查、改正。对于文中贴切优美的语句,教师可以采用“!”作标注,语句表达得越好就多用几个感叹号。学生们每次拿到作文时就会先看看有多少个“!”,再比一比谁的感叹号多,再根据作文中的“?”提示查阅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同学查找正确的答案。这样教学,教师采用简单的标点符号作批注,给学生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乐趣,增强其写作自信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写作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写作练习。 二、活用批改形式,指导学生有效写作 批改文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这就需要学生在评改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沿用作文批改的老套路,每次作文的批语都是同一个“模子”,学生看多了自然厌烦。教师需要变换花样,灵活运用眉注、尾注的批改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比方说,在批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时,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教师采用结尾大段批语总结的方式,会让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小星星”的标志在作文结尾处画上小星星,如五颗星代表优秀,四颗星代表良好,三颗星代表合格等,并附上简洁的批语让学生准确了解这篇作文写得如何。对于作文中精彩的部分,教师也通过画小星星的方式进行批注。例如,有的学生在描写喜欢的文具时用一个谜语“扁扁舌头尖尖嘴,要想说话先喝水”作开头,教师在此处打上一颗小星星,批注道:“这样开篇别出心裁,很精彩!”类似的批改方式突显了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开篇布局、遣词造句的一些技巧,让学生体验了写作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可见,教师的作文批语应创新求变,让学生感觉新鲜有趣,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建议,去体验写作的快乐。 三、多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恰当的鼓励远比严厉的苛责更能收获有效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批改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指正作文的缺点,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有些学生作文写得较差,如语句不通顺、前言不搭后语、错字连篇等,教师要耐心地阅读作文,找出文章的闪光点,或者通过与学生前几次的作文进行比较,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学生真诚的表扬和认可。有一名学生在写《我的自画像》时,开篇写道:“我叫李小强,今年9岁了,读小学三年级。”这样的作文开篇尽管没有特色,但对于平常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他能够清楚地介绍自己,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教师应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鼓励:“能够清楚地介绍自己,很不错!老师期待你下次作文有更加精彩的表现!”有些学生平常作文写得不错,偶尔会态度散漫、应付了事,教师既要指出学生的问题,又不能打击学生,而应在批语中鼓励学生:“你一直是个认真踏实的孩子,这次作文体现不出你的水平,下次要注意!”这样的批语把批评转化为鞭策,让学生欣然接受,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总之,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评应立足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短小而精辟,讲究策略与艺术,创新方法与形式,突显个性和实效,让作文批改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开启学生写作的大门。 (责编 杨 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0b5b6f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