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勾股定理教案

时间:2022-06-26 08:09:0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 勾股定理(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思想,发展几何思维.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数学学习的态度,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关键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演绎过程,掌握定理的应用. 难点:理解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

关键:通过网格拼图的办法来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理解其内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投影片,设计好拼图(用纸片制作)“探究”12的教具.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内容. 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已认识几何图形:直角三角形(含等腰直角三角形)

2.知识线索:



3.学习方式:采用观察、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理解领会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眸历史,感悟辉煌 【显示投影片1

内容1:公元前572~前49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文学家毕达哥拉斯,他在一次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中用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图中的地面(显示投影图a你能发现什么呢?(图片见课本图P72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讲述毕达哥拉斯的故事(上网收集),引导学生观察该图片,发现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听取老师的讲述,从中发现图片a•中含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内容2:用图片置示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继续发现.

- 1 -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发现课本图181-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

学生活动:与同伴合作探讨,从网格图中不难发现下面的现象:181-1右边的三个正方形S=SS=S+S即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教师小结:从图18-1-1,我们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具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教师提问:上面我们研究了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性质,但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呢?

请同学们观察图181-2设定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11分别计算图中正方形ABCA′、B′、C′的面积;2)观察其中的规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讨论,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路点拨:实际上,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某个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成就.在大自然中,看似平淡无奇的现象有时却隐藏着深刻的哲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问题牵引】

猜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222a+b=c(命题1

教师活动:介绍我国的赵爽证法,充分应用拼图(课本P74 181-3解释“命题1”的,让学生领悟勾股定理的推理;为了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设计下面的“阅读理解” 阅读与填空:(显示投影片3

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数学家以及数学爱好者都曾为勾股定理的证明付出过努力,作出过贡献,这使得这一定理至今已有几百种不同的证法.

下面介绍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前275年)给出的证明.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证明,并且从中获得提高几何证题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收获,对证明过程做了一些推想,请读者边阅读,边思考,并完成填空. 为了使阅读能够顺利进行,首先来做一项准备工作,即对图的局部做如下分析:

图中的四边形BHJC是正方形,作HMAB,交AB的延长线于M,在△CBK与△BHM中,∵BC=BH,∠CBK=_____(填∠BHN,∠CKB=BMH,∴△CBK≌△BHM (填AAS BK=HM

现在来看欧几里得是怎样证明勾股定理的.

这位几何大师的出发点,与课本中用拼图方法给出的证明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把一条线段的平方看作是以这条线段为边的________(填:正方形的

- 2 -






面积)

222

从这样的想法出发,欧几里得是为了证明“a+b=c”,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如图)

欧几里得可能是想到当一条直线从AE所在直线的位置开始,在保持与AE平行的前提下逐步向BD移动时,一定有一个时刻,把正方形ABDE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恰好分别等于ab

上述特殊的位置究竟在何处呢?欧几里得大概是注意到了图形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点──点C,决定仔细考虑过点C并且与ED垂直的直线.

于是,欧几里得首先引出这样辅助线:过点CCLED,交ABK,交EDL

下面是这位杰出的数学家在引出上述辅助线后继续进行探索的结晶.

连结CHAHKD,则由∠ACB=90°及四边形CBHJACBHA•与点C•到直线BH的距离_______(填:相等),又因为△ABH与△CBH有公共边________(填BH,所以S△ABH=S△CBH (填:等底等高面积相等);再把△ABH看作是以AB•为底的三角形,则其高为_______(填HM,由于AB=_______(填BDHM=_______•(填:BK,所以,S△ABH=S△BDK (等底等高面积相等),∴S△BDK=S△CBH 填:等量代换).而S△CBH=

2

1212

aS△BDK=S矩形DBKL,∴a=S矩形DBKL ①同22

理可证,b=S矩形AELK②.

22222

把①②相加,就得到a+b=S长方形DBKL+S长方形AELKa+b=c 学生活动:阅读填空,从中吸引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深对勾股定理的领悟. 【设计意图】“赵爽证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分析为辅,让学生形成拼图意识,感受我国科学家的伟大发明,再通过设计“阅读与填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加深理解勾股定理的目的.

三、联系实际,应用所学 【显示投影片4

问题探究1一个门框的尺寸如课本图形181-4所示,一块长3m,宽2.2m•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 思路点拨:从观察实验可知,木板横着进,竖着进,都无

法从门框内通过,因此,尝试斜着通过,而对角线ACBD是斜着能通过的最大长度.只要测出ACBD,与木板的宽比较,就能知道木板是否能通过.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拿出教具:如图181-4的木框,几块木板,演示引导学生思考.

AC=AB+BC=1+2=5AC=52.236,然后以此为尺寸,来判断薄木板能否通

2

2

2

2

2



- 3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68d12f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