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学案 一、情境导入 谈话: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请同学们自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古诗 1. 打开课本,请学生自由读诗。 2. 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范读。 3. 借助注释,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受。 三、重点品悟 学习体会“寒”、感悟“孤”。(课件出示古诗前两句) 1. 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师:“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点寒意,就连 那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孤零零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 离别的“寒”,内心的“孤”。(学生谈体会) 师: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啊,这 场雨使作者平添了几分孤独!该怎样读出那种寒意呢?(指导激情诵读) 师随机提问:你认为这个“寒”,我们还能怎么理解?(学生谈体会) 3. 对世态心寒,更觉孤立无援。引导谈话: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觉寒心啊,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一起去感受作者那种复杂的内心。(学生齐读) 四、感悟品质 1. 走进诗人内心。 (1)(播放雨声音效,出示古诗后两句)师:面对这苍茫的烟雨,孤峙的楚山,聆听着窗外传来的淅淅沥沥的夜雨声,诗人思绪万千,辗转反侧,无法入眠,那个无眠之夜,他在想:“ 。”(指名发言) (2)情境创设,引导激情朗诵古诗后两句。 2. 感悟人物品质。 (1)师:没有对亲人的竹报平安,也没有封封家书中字斟句酌的牵挂,千言万语化作临别时的一句叮咛:“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引导:望着朋友远去的背影,王昌龄决绝地转身,再也没有回头,难道是他不想回家吗?(不是,他想回家。)可是他能回家吗?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总结:是的,他要让那些恶势力知道,即使遭遇再多的坎坷与磨难,他都 不会屈服,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五、课后拓展 如果你是王昌龄的家人或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可以用书信的形式,也 可用诗歌的形式。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寒 孤 冰心 玉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1a29ac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