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 作者:孔令勤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0年第06期 摘 要:量词“回”既可作为短时量词,又可作为计数量词。“回”作量词的用法可归纳为“动词+数词+回”,“数词+回+动词”,“回”的重叠使用,用于章回小说或者评书所分的章节中等五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回”的地位很重要。 关键词:对外汉语 量词 回 一、量词“回”的渊源 刘世儒先生认为,汉语动量词至迟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经产生了[1],并已有文献可以证明。如: (1)不复出场戏,跳场生青草,试作两三回。(《后汉书·光武帝纪》) 由于“回”所表示的动作的时间比较短,它既可作为短时量词,也可以表示动作的次数,同时,也可说是计数量词。因此,量词“回”是短时量词和计数量词的兼类。 (一)“回”作为短时量词 在古代汉语中,“回”作为短时量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会儿”。在现代汉语中,“回”的此用法已衰退,被“会”所取代。经考证,量词“回”自元代开始出现了表短时量的用法。如: (2)丁宁说了一回,分明听了半日,交付与价钞先伶俐。(高安道《皮匠说谎》) (3)兀那道旁边一个妇女人,抱着一个小孩儿,将那孩儿放在地上,哭一回去了。(关汉卿《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说了一回”和“哭一回”都表示时间,但“回”所表示的动作持续的时间很短。“回”的这种用法此后发展颇为迅速。据统计,在《全元曲》中“回”表短时量的用例共43处,而在《水浒传》一书中有近111处[2]。到了明代的作品中,只要是持续性动词差不多都可用“回”来表短时量。如: (4)说罢,走入去看了一回,便出来。(《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智深等了一回,掉转身来,看着右边金刚,喝一声道:“你这厮张开大口,也来笑洒家。”(《水浒传》第四回)。 例(4)和例(5)中的“看、等”都可与“回”连用,除此之外,“讲、问、骂、说、谈、踌躇、吃”等也可与“回”连用表示动作持续时间短。到了清代,量词“回”继续发展,可以用“回”来表示短时量的动作很多,这些动作可以是各个方面的。 由于短时量词“会”的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五四以后,量词“回”的短时量用法逐渐衰落。 目前,“回”的短时量词用法,在普通话中已消失,仅仅存在于方言中。 (二)“回”作计数量词 在普通话中,“回”只存在着表计数量词的用法。陈颖在《苏轼作品量词研究》一书中指出,量词“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计数量词的用法还不多见,从那时到唐五代,“回”在所有计数量词中发展最快。据统计,“回”作为计数动量词在《全唐诗》中共出现333次,居专用计数量词之首。[3]到了宋代,“回”作为计数量词更加成熟,用以表示各类动作的次数。 二、量词“回”的使用特征 在《现代汉语大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对量词“回”的解释为:量词,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或者是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中的一章。下面先简单介绍“回”作短时量词的用法,然后参照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介绍它作计数量词的用法。 (一)短时量词“回”的使用 短时量词“回”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会”。 1.持续性动词+“了”+“一回” 如“说了一回”“看了一回”“等了一回”。 2.持续性动词+“了”+“一回”+宾语。 这种格式中的动词后加了宾语,宾语放在句子的最后面。如“说了一回话”“发了一回愣”。 3.持续性动词+宾语+“了”+“一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此种用法把宾语放在了动词的后面,上述例子也可以说成“发愣了一回”。 (二)计数量词“回”的使用 按照“回”的使用格式,基本上可归纳为七种用法: 1.动词+“过”+数词+“回” “回”的此用法是最普通的,“回”在此相当于“次”,在句中作补语。如“去了一回”“说了两回”“问过几回”。 这里的动词应该为持续性动词。当动词后有宾语时,语序可以有两种,一是宾语在前,即“动词+宾语+数词+回”,如“去过北京一回”“看过他三回”;二是宾语在后,即“动词+数词+回+宾语”,如“去过一回北京”“问过两回小王”。吕叔湘先生指出:“‘有一回’用在句首,表示过去某个时候,后面可以停顿。”[4]这种用法在方言中比较多,在普通话中已基本上被“有一次”取代。 2.数词+“回”+动词 此用法也比较广泛,同时,意义也与“次”相似;表示动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主要在句中作状语。如“杭州,我一回也没去过”“好几回出门都忘了带雨衣”。 3.“回”的重叠使用 如“回回式”“一回一回式”“一回回式”等,可以在句中作状语。如“别让人一回一回地来催”“一次次的采访,其实就是一回回接触社会”。(徐光春《走过长弄堂》)。这种重叠式,主要出现在方言中。 4.这/这么/那么/怎么+“回”+“事” 用于事情,前面常用“这、这么、那么、怎么”,意义上相当于“件、桩、码”,具有口语色彩。如“这回事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这么回事”“你们俩说的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 5.数词+“回” 用于章回小说或者评书所分的章节中,相当于“章”。如“《红楼梦》一共有一百二十回”“我才看到第十回”。 三、对外汉语量词“回”的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量词是汉语富有特色的一种词类,虽然日本、韩国等一些亚洲国家语言中也有量词的使用,但与汉语量词比较起来,还是有很大差异。 (一)正确认识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回”的地位 量词是《汉语教程》中的重点,在《初级教程》中出现有两个计数量词“遍”和“次”,而《中级教程》就出现了量词“回”。在《现代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共列出134个量词,其中动量词有9个:场、次、下、阵、遍、顿、回、趟、番。在HSK考试等级大纲中,甲级语法项目共出现了5个动量词(次、下、阵、遍、回),3个动量词重叠(回回、次次、顿顿)。[5]另外,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大纲》中,关于动量词的几点语法都涉及到“回”,并明确指出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主要在动量词“次”与“回”的混用。 (二)几种教学策略的构建 1.归类对比法 归类和对比是两种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首先,应该从词性上归类,“回”作为量词时,先要把它归入专用量词,然后再进一步讨论它的计数作用。教师在教留学生时,应该先从词性上加以引导,然后对计数量词归类,比如“遍、次、趟、阵……”都与“回”的性质相似,有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 第一,语言之间的对比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各种语言的量词系统都是不同的,因此,量词“回”的学习也需要“对症下药”。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母语与汉语量词对比学习。一般地说,英语中没有量词这种词类,只有表量结构。而量词“回”在英语中用“time”来表示。比如:他去过那儿两回。(“He has been there two times.”)使用的格式就是“动词+数词+回”,与汉语中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英语中的“time”,可对应汉语中的许多词。如“遍、趟、次、回”。 第二,语源上的对比 我们把“回”与“次”都归入了计数量词的范围内,“回”与“次”都表示动作的次数,并且有时二者可以互相交换。从语源上认识量词能够帮助留学生正确区分“回”与“次”。学生可以查字典,找出它们的本义,从本义出发学习引申义,这样就能从根源上认识“回”与“次”。“回”的本义是“回转”,后来引申为计数量词,专用来表示一般动作的“往返”次数。“往返一次”就叫“一回”。而“次“的本义是“驻扎”,军队驻扎都是临时的,短暂驻扎后继续前进。驻扎一次,即经历一个停顿的过程,所以就有了后来表计数量词的“次”,泛指经历一个过程。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漫兴九首》) (7)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张籍《祭退之》) 从这两个句子中就可体现出来二者的不同。 第三,语用上的对比 要想区分“回”与“次”,进行语用上的对比也是非常重要的。量词“回”主要用于口语性较强的场合中,“次”则没有限制。据统计,在近15万字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中,未找到量词“回”的用例,“次”则出现了201次。[6]因此,量词“回”与“次”的使用频率有很大差别,这也是“回”与“次”的一个重要区分点。 第四,搭配上的对比 通过搭配上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明确“回”与“次”的不同点。“次”能与“首、屡、本、各”组合搭配,而“回”不能。例如: (8)在这本诗集中,首次发现一首名叫《国际歌》的诗。(戴厚英《我的旅途》) (9)他的脚步很轻,近乎于蹑手蹑脚,因而虽屡次摸到帐前但未惊动屋里人。(王朔《我是你爸爸》) 这两句中的“首次”“屡次”,不能改为“首回”“屡回”。在修饰名词时,“次”主要表示可以重复出现的事情:一次机会/两次会议,“回”主要用来计量事情或章回小说中的一章或书中的一个段落:怎么回事/《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 2.模仿演示法 我们对量词“回”进行教学时,可以运用场景演示。让一名学生在教室内“往返一次”,这就叫“一回”。或者可以通过多媒体中的某些小片段,这些片段中可以含有“怎么回事”“《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这样的语言,然后,再针对小片段进行分析量词“回”的用法。 注 释: [1][3]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194. [2]金桂桃.汉语动量词“回”的短时量用法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报,2007,(3):393.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2. [5]张莹.现代汉语动词计量的语义分析及教学策略[J].华中科技大 学学报,2008,(2):28. [6]金桂桃.也论“回”与“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 (2):64~65. 参考文献: [1]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金桂桃.汉语动量词“回”的短时量词用法分析[J].武汉理工大 学学报,2007,(3). [3]金桂桃.也论“回”与“次”[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 (8). [4]朱永生,彭增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M].上海:学 林出版社,2006. [5]高文盛.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J].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学报,2008,(2). (孔令勤 湖北襄樊 襄樊学院文学院 44105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8c8018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