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一切社会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通过专门机构进行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其智力和体力,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3.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社交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4)教师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注意持久力和分配力,细致而又深刻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坚定的意志力,丰富而又恰当的情绪,情感。 第六章 班主任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 总之,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学的发展: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样化阶段、理论深入阶段 1、《学记》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著作 2、夸美纽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大教学论》,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3、我国教育家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4、传统教育学派代表:赫尔巴特 (教育学之父) 现代教育学派代表:杜威 三.研究教育学的方法 (一)观察法:是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考察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调查法:是人们为了深入了解教育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或方案,有计划的进行广泛了解,在掌握大量一手材料的技术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结论。 (三)实验法:指在认为控制实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记录、测定教育现状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寻求内在规律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 一.教育的产生: 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沛西·能)、心里起源说(孟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 神话起源说:夸美纽斯 生物起源说:沛西能(英国教育家)勒图尔诺(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认为教育的产是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学说. 心理起源说:孟禄(美国教育史家):来源于原始社会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恩格斯.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 (1)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奴隶社会)。 首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提高了社会物质生产能力。其次,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出现,需要管理人员。再次,出现了记载和传递知识经验的工具——文字。此外,原始社会后期,教育活动已在局部方面表现出专门化倾向。 (2)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实际。 三.☆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a.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b.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c. 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d.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第三章 一.教育的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规律; 二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规律。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1.影响文化的传递2.影响文化的选择3.影响文化的融合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2)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 (3) 制约和影响教育内容; (4)制约和影响教育制度。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其有维护、巩固和加强的作用。 (1) 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培养合格公民; (2)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3)传播政治意识,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 (4)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5)促进政治民主化。 三.影响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因素: 1.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素质 2)环境 3)教育(学校教育)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基础,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发展过程; 3)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3.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3)教育能够根据科学的要求,协调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使遗传素质和环境的影响向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方向健康发展,同时,可将学校,社会,家庭的影响有效的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对受教育者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巨大作用 ①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 ②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 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的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3.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规律,做到从实际出发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4.教育要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促进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内容 含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主要分为下三种: 1.人体位的价值取向: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上,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求出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领带并从属于社会,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的话,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号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3.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都重要,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要满足社会需要。马克思吸收了以往任何时代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历史的考察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的观点。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和内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以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到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五章 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独特的创造性 ②很强的示范性 ③时间上的长期性 ④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注:教师劳动具有独特的创造性表现在: ①因材施教;②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处理上。 ③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④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分别是什么,具体内容有哪些. 1)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规范,对待教育对象的道德规范,对待教师个体和集体的道德规范,教师的自我修养。 2)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教师应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3)教师的能力素养——了解和教育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机智;3组织与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5进行班级日常与处理偶发事件。 第八章 教学的基本(主要)任务: 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3、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第九章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 2根据教学的要求,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3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校本课程 (三)直观性原则 1进行直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要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把语言讲授与演示教学结合起来 3不要为直观而直观 4要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四)启发性原则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动机,重视学习的主体地位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由学会到会学,养成自学的本领和习惯 4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5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五)循序渐进原则 1按照学科的科学体系进行教学 2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巩固性原则 1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为牢固地掌握知识创造条件 2组织好复习工作,减少遗忘的发生 3组织好各种形式的作业,使学到的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巩固 (七)因材施教原则 1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加强调查研究 2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出发,适当照顾学生的水平差异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做到长善救失 (八)发展性原则 1注重全面发展 2强调方法的训练 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二)讲授策略 1.讲授的含义和特点 2.讲授的表现形式:①讲述②讲解③讲读④讲演 3.讲授的一般程序步骤:导论,主体,结论 4.讲授策略的运用 (1)讲授策略误用的表现 第一,过短的时间内呈现了过多的新知识。 第二,讲授要有生动形象性。 第三,讲授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 第四,讲授不顾忌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第五,讲授时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识地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 (2)讲授策略的运用要求 第一,讲授要有科学性 第二,讲授要有生动形象性 第三,讲授要有启发性 第四,讲授要有简洁性和和谐性 第五,讲授要与板书相结合。 第十章 一、教学组织形式内涵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等划分等级,并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特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扩大了教育规模,加快了教育进程,达到了一定教育质量。(2)便于学生获得系统连贯的各科知识。(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5)有利于教学管理和检查 局限性:(1)教育活动多由教师设计和组织,学生要适应老师的教法,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限制;(2)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3)不利于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4)教学内容时间和进程大都程序化、固定化,使教学活动缺乏灵活性和新颖性。 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受到以下条件和因素的制约: (1)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2)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课程的结构及其复杂程度;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提供的可能性。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三、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四、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A.备课 B.上课 C.作业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第十一章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简称三为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2246d6998fcc22bcd10d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