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班+E家”融合式班级全文化建设的探索

时间:2023-05-18 20:2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E+E家”融合式班级全文化建设的探

作者:夏令

来源:《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8年第6





【摘 要】协同育人要求家、校、社有机融合,其中让班级文化和家庭教育文化有机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班级全文化同频共振更利于协同育人。“E+E家”融合式班级全文化建设,旨在网络融合背景下让学生、家长因需而选、因地制宜地建设班级文化和家庭教育文化,以实现协同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种植文化;咖啡有约;班级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47-0021-02

【作者简介】夏令,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江苏苏州,215028)教师,一级教师,2017年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小学组)一等奖获得者,苏州市优秀班主任。

笔者有感于班级文化和家庭教育文化之间的误解、冲突,无法真正实现“协同育人”而提出“班级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在班级中落实全员育人,如何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如何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带着这些思索,笔者尝试了“E+E家”融合式的“班级全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E+E家”融合式班级全文化的构想

“E+E家”融合式班级全文化建设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班”即班级文化,“家”即家庭教育文化,“E”即信息技术,即依托信息技术,沟通融合家庭和班级,通过两个文化建设,致力于家校间的协同育人。其中“E”还寓意谐音版的“一班人、一家人”。

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制约功能,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班主任在文化建设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贴合至上。“适合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文化”,因此班主任应懂得放手,给学生和家长自主权,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

2.理解至上。教师、学生、家长在共同提炼班级文化主题、设计班级文化样态时,要充分了解家长和学生的想法,达成一致的理解。

3.共商至上。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班级的真实困惑,让学生共同商定班级究竟要打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利用家长会,探讨家长的困惑,确定家长成长的目标、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等。

二、“E+E家”融合式班级全文化建设的运作模式

(一)E班种植文化:趣味种植中培育品格


1.依趣而建,多要素融合。因何选择种植文化,因地制宜是首因。学校有一块开心农场,专供学生开心种植。“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熟悉的菜地也可以做德育”,这样做既贴合学生的趣味,又符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2.每天四问,多维度感触。有了依趣而建的活动,如何巩固成果,如何让班级文化建设不流于形式?班主任要学会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的瞬时活动记忆得以留存。基于此,笔者尝试了“每天四问”(对应班级的文化追求:坚韧、团结、勤奋、诚实),利用每天午间的十分钟让学生对照一天的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反思。

3.每天回望,多角度巩固。班主任要敢于、善于用痕迹回望理论来捏合细碎的活动记忆,再现活动的过程和收获,让每一个孩子都置身在班主任营造的班级文化中。这不仅符合当下孩子的信息趣味和回望心理,更因为这里有欢笑和泪水,更有一哄而笑后留下的美好。

(二)E家咖啡有约:助人自助中分享智慧

1.搭建平台:鼓励家长自主积极参与。经与几位家长多次商讨,笔者决定引入当下的“咖啡文化”,将活动取名为“专爱咖啡有约”。用“助人自助”的沙龙形式开展活动,引导家长由做一名“专业有爱”向做一名“专业会爱”的家长进发。

“混合媒介”时代的家庭教育促使家庭向生活中心回归,有了生活中心的回归,家庭教育的交流研讨就不应该是泛泛而论,而应该因时因地制宜。笔者采用“饥饿营销”的手段,限制名额,抢票参与,激发家长自主报名学习,让有学习意愿的家长形成学习共同体。

2.求真解惑:鼓励家长真切处着力。“咖啡有约”已开展36期,主题有家中辅导小妙方、青春期女生家庭教育研讨、青春期男生家庭教育研讨、毕业生的心理与健康呵护、衔接小升初小常识、暑假家庭教育研讨等。

源于家长需求的家庭教育主题,起于家长家庭教育困惑的主题罗列,家长真切地呈现出自身的所思、所感、所惑,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时代当下,家长咖啡沙龙式的畅聊、接地气的主题显得难能可贵。

3.跟进评价:师生共同提升爱的能力。在“咖啡有约”活动中,家长们易形成瞬时感动记忆,如何让瞬时感动记忆得以强化,进而转化为实际行动?活动之初,笔者建议家长设置活动记录员,及时整理,全体分享。一次“专爱咖啡有约”就有一次主题记录,图文并茂,生动详实,学期末我们集结成册,便于家长反复学习。

为巩固“咖啡有约”成果,笔者又引入了“家庭教育心语漂流本”,让参与活动后有感触的家长写心得体会,漂流本采用学生带回、学生转交的形式来进行。每周漂流本在三位家长间传递,教师相机跟进评价。而笔者也在一次次聆听家长诉说中被震撼,让笔者对“爱”的了解又多了一个维度。家长、班主任以及学生“爱”的意识在日积月累中有了加深,爱的能力也更强了。

“E+E家”融合式班级全文化建设致力于以文化人,致力于网络融合下的班级全文化德育的探索,倡导班级文化和家庭教育文化相濡交融,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接轨,多一些同频共振,少一些南辕北辙。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卢森堡.非暴力沟通·倾听的力量[M.阮胤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缪建东.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李键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奚从清,俞国良.角色理论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7]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8]关颖.家庭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f2f9af7ce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