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3025倪文尖-文化研究导论教学大纲

时间:2022-12-25 00:2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化研究导论

课程名称文化研究导论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e Studies

一、课程目的、任务:

严格地说,文化研究并非一项专门的学科或课程,而是一种新兴的学术范式,并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领域。在此意义上,文化研究是对世界中的我们及我们所处之世界的一场人文主义关怀。然而在狭义上,文化研究真正开始兴盛于二战后的英国,并逐渐在学院内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我们确实有可能在课堂这一特殊的语境内来观照它,对其作为一门有所建制的学科进行梳理和探讨,最重要的则是要通过学院的方式来实现对实际批评场域的介入。

当代文化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复杂性在于,它不再拘泥于个别的批评方法、研究对象或特定的文化形式,即没有特定的指称,而是迅速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言,当代文化研究已经进入了多元话语共存的阶段,是对社会文化变迁各方面都有可能甚至有必要作出回应的阶段。它不仅仅是文化意义上的,还将关涉到政治、历史、传播,同时还需要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多种人文学科的交叉与共振,而它所关注的对象则可能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甚至包括了诸如影视传媒这样的大众文化。一方面体现为一种研究世界的态度及视野,是研究者为了摆脱单一既定的研究桎梏所选取的路径之一;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研究至关重要的一点,即在它还未被完全学科化之前,文化研究还将保持它高度的介入及批判现实的立场与意识。由于文化研究始终带有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通过“践行”去转变所谓既有的权力形式和社会关系;因此,与其把它看作一个日渐稳固的学术传统,莫如说我们进行文化研究是为了从文化战线切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是一次非体制性的另类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本课程是为中文系三、四年级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因此文化研究之于他们,还将意味着对文化与文学研究关系的重新认识。在这里,文化研究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庸俗化了的流行文化研究。对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文化研究也不是将文化理论文学研究简单结合的问题,反而是以一种横跨两个研究维度的姿态去反思我们自己学科的内部改制、转向及其合法性的过程。倘使如此,文化研究甚至还可能为我们确立新的文学征方式、阐释新文学提供一个别样的切口。

由于文化研究本身巨大的包容力和复杂性,涉及面甚广,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广度、问题意识以及对现实的敏感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本次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想让学生了解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掌握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更要让学生在拥有理论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走出学院既有的分析和讨论,关切各种新的文化议题及路向,不断对其进行反思性思考,确立起对现实生活的批判精神,并最终能通过研究的路径切入到社会文化生活中去。要言之,努力寻求文化研究“践行”的可能性。

二、课程内容:

在具体教学中,文化研究课将主要分为两大版块:其一是梳理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历史源流,着重分阶段介绍西方文化研究不同流派、人物的核心思想及研究成果;其二将结合中国新时期文化研究的案例和相关理论,对当下现实进行分析和批判,既作为文化研究介入本土现实的一次尝试,也是探寻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研究关联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这一努力也将使学生对文化研究有更加清晰可感的认知和实践方向。后一点对研究者来说应该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文化研究导论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本课程的教学时限为一学期,共40课时。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为主要形式,并安排学生作适量的课外自学。

在教学中,采取理论陈述——案例分析的讲解方式,并将不断提出问题和个例供学生思考和探讨,学生被要求定期上网登陆文化研究论坛的“课程讨论区”,利用互联网进行集体讨论和个别问答。教师将通过网上的讨论和反馈,对课程设计和具体内容作出适时的调整,让学生也成为教学过程的谋划人之一。所有参与网上讨论的师生还可以不断的转贴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相关论文、书目,供集体参考。学生的作业及读书报告也被要求贴入讨论区内,以便吸收教师之外的各方建议和意见。这样做,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研究视野,匿名的、开放式的讨论也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博采重长,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无界限讨论和研究。当然,网络讨论和发表文章在提供一个新型教学平台的同时,本身也将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和践行方式之一。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讲义;

[] 约翰·斯道雷著,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月版;

[]斯图亚特·霍尔著编,宋文伟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1月版

[] 保罗·杜盖伊 等著,霍炜译:《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312月版;

[] 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本课程的教学时限为一学期。以论文与网上讨论为考核形式。

论文共需完成两篇:期中以读书报告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至少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书一本,或自行选择与文化研究相关的书一至两部,完成三千字以上的读书报告。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具体的个案或议题,利用所学的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做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写一篇三千字以上的论文。两次作业都需要贴到互联网上,第二次论文写作之前要求先向教师提交论题或方向,经讨论并确定可行性之后再进入写作。

网上讨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定期或不定期的讨论与问答,认真阅读由同学或老师转贴的材料。

具体考评方法为,两篇论文占总成绩的70%,网上讨论占30%

六、讲授大纲: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如何理解文化研究

第二节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研究

第三节 中国本土文化研究与西方文化研究 第二章

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文化研究的源流 第二节 英国文化研究概况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f6e26c5bb4cf7ec4afed0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