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的作者加里•贝克尔(Gary·Beck)是199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按照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说法,贝克尔的贡献是“把微观经济分析扩大到非市场领域中的人类行为”,特别是“扩大到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如社会学、人口学和犯罪研究的人类行为方面”。《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集中体现了贝克尔的这些学术成就。 (一)贝克尔的方法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共分七篇。其中,第l篇“导言”(它只包括第1章)专门讨论了(贝克尔的)经济分析“方法”。 总的来看,贝克尔的经济分析方法可以用如下两条“原理”来概括。第一,“经济分析的核心”是“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综合假定及其不折不扣的运用”。贝克尔认为,从这三个基本的假定出发,就可推出与经济分析有关的许多基本原理,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市场竞争规律等;第二,“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行为。”这里的“全部人类行为”,特别是指不仅包括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行为,而且包括各种各样的“非市场行为”,如婚姻、生育、家庭等等。贝克尔认为:“一个人在一些不同的领域中的行为遵循同样的基本原理。”“人类行为不能被条块分割。这种条块分割认为人类行为有时基于最大化,有时不然;有时受稳定的偏好驱使,有时任随意的动机摆布;有时需要最优的信息积累,有时则没有这种需要。”对于全部人类行为究竟哪些方面更加适合于经济分析,贝克尔的看法是,“凡是以多种用途为特征的资源稀缺情况下产生的资源分配与选择问题,均可以纳入经济学的范围,均可以用经济分析加以研究。” 把上述两点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把贝克尔的方法总结为:“在假定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基础上来解释全部的人类行为。”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的一开头,贝克尔就引用了萧伯纳的一句格言:“经济是充分利用生命的艺术”。这可以看成是对贝克尔经济分析方法的最生动的写照。 (二)经济歧视 该书的其余六篇是第1篇所述方法的具体运用,也可以说是贝克尔身体力行自己方法的具体成果,即把经济分析实际上扩大到非市场领域中的人类行为的研究上。应当指出的是,这六篇之间的结构似乎并不是非常的清楚。因此,我们下面按照贝克尔本人在1992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作的演讲把它分为四个部分,即“对少数民族的歧视”、“罪与罚”、“人力资本”,以及“家庭的形成、解散和结构”。实际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大体上也是按照这样的划分来评价贝克尔的工作的,尽管顺序和着重点有所不同。 对歧视现象的解释是贝克尔从传统的经济学研究领域迈向非经济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的第一步。尽管经济歧视一直存在,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除了有关妇女就业的少数讨论之外,经济学家们很少讨论这一主题。贝克尔在当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考虑种族、宗教和性别歧视,并使用歧视系数的概念去研究偏见和敌意的程度。l955年,他发表了博士论文《市场歧视》;以此为基础,1957年又出版了《歧视经济学》。贝克尔后来回忆说,对经济歧视的研究“使我开始走应用经济学与社会问题的道路,这条道路我一直继续走”。通过下面这个简单的模型,可以粗略地了解到贝克尔分析经济歧视的基本思路。假定存在两个不同的“社会”或“群体”(分别称为“N”和“W”)。每一个“社会”都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在不同的社会中,劳动或资本是完全相同的。换句话说,N的每一单位的劳动和资本与W的每一单位的劳动和资本是完全替代的。两个“社会”之间的“贸易”是:每个社会都“输出”其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例如,W输出资本,N输出劳动。容易证明,如果存在歧视的话,则N和W的总收入都会减少。例如,假定W的成员歧视N的劳动。 这意味着,W的资本宁愿放弃一部分收益以避免与N的劳动相结合。此举将导致W输出的资本和N输出的劳动同时减少,从而也减少了在自由竞争和比较成本基础上本来可以得到的净利益。因此,贝克尔得出结论说,W对N的歧视不仅会损害N,也会损害W自己。 (三)罪与罚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常常把犯罪行为看成是精神病和社会压迫造成的。罪犯是可怜的“牺牲品”。贝克尔对这种看法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和人类的其他行为一样,犯罪行为也是理性决策的结果。 1960年,贝克尔开始思考犯罪问题。l968年,发表了《罪与罚:一个经济观点》;l974年,出版了《罪与罚的经济学文集》。《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的第3篇第4章则集中了贝克尔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贝克尔说,他研究罪与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回答“对犯罪活动的最优打击力度”这样一类问题;而所得结果的价值在于说明,对付违法行为的最优政策是资源最优配置的一部分。 讲到研究罪与罚的动机,贝克尔曾讲过自己的一个“故事”:那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一次,他开车去参加一名学生的口试时,眼看就要迟到了。于是,他迅速地在大脑中决策:是把车子按规矩停在停车场呢,还是为了赶时间而冒遭到罚款的危险停在街上?他计算了一下在停车场停车的费用和停在街上被罚款的可能性以及罚款的数额。最后决定还是冒险停在街上更加合算。幸运的是,他最后并没有被罚款。走进教室之后,贝克尔向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自然就是:犯规人(以及警察局)的最优行为是什么? (四)人力资本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看来,贝克尔的贡献或许在人力资本和人力投资方面最为显著。“人力资本”这个名词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发明”出来的。贝克尔的最大贡献在于为人力资本理论构造了微观经济基础,使之数学化,并把人力资本的观点发展成为确定劳动收入的一般理论。这些贡献最早出现在他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一些论文中;1964年,他又发表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的专著(参见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75),使人力资本理论在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的第4篇第6章则是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的一个概述。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是从设法计算男人、妇女、黑人和其他人群投资于不同教育水平的私人和社会报酬率开始的。他的分析使得人力资本的理论有助于说明劳动市场和一般经济中的许多规律,并使之变得更加清晰。 (五)家庭经济学 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中,有很大篇幅是讨论家庭问题的,例如第4篇、第6篇的大部分和第5篇的一部分。 贝克尔对家庭研究的出发点是假设当男人和女人决定结婚、生育或离婚时,他们会比较这样做的“成本”和“收益”,并设法使自己的“效用”达到最大。因此,当预期结婚比单身生活好时,他们就结婚,而当预期离婚会增加福利时,他们就离婚。 贝克尔对家庭的经济作用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根据传统的看法,家庭和企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经济单位。企业进行的是生产活动,是“生产单位”;而家庭进行的却只是消费活动,是纯粹的“消费单位”。一般所说的家庭“生产”不过是“生儿育女”之类。但是,在贝克尔那里,家庭却被赋予了双重的身份:它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具有双重的作用。根据这一新的解释,家庭作为一个“生产单位”通过把自己的“时间”以及从市场上购买来的各种“物品”结合起来生产所谓的“家庭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例如,它们用购买来的食物、厨房设备等等以及自己的时间来“生产”一顿美味的晚餐,用各种体育锻炼的器械和时间来“生产”健康的身体,用大量的物质投入以及同样大量的时间投入去“生产”高质量的孩子等等。这样的家庭生产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按照这种全新的思路,在传统的 闲暇一劳动模型中所无法解释的家庭用于买东西和搞卫生之类的时间,现在统统可以看成是用于生产家庭商品的时间。与旧的模型不同,在新的解释中,闲暇和物品不再是家庭效用的直接来源,而只是生产家庭商品的两种手段,或者说,两种“生产要素”。它们结合起来生产出家庭商品;家庭的效用则直接取决于这些家庭商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不是直接取决于生产它们的时间和物品。 贝克尔在家庭方面最有影响的贡献之一是他对生育率的研究。在他看来,生育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的程度,或者,更具体一些,与收入水平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运用标准的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研究了生育率的差别问题。按照他的分析,做出生育还是不生育孩子决定的一个最重要的动机是经济方面的:就是要比较生育孩子的收益和成本二者的大小。如果生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大于收益,则人们就会决定不生育;反之,则决定生育。贝克尔用此理论解释了发达国家中生育率的历史性下降,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如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乡村)之间的生育率的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1c5fa2824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