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要以情动人,感染读者,引起共鸣(附技法提炼及实战演练)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2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要以情动人,感染读者,引起共鸣(附技法提炼及实战演练) 高考作文备考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要以情动人,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技法指导 《文心雕龙》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文要以情动人,切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这样,才能感染读者,引起共鸣。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习作生出真情来呢? 一、选真材,融真情 记叙文写作,首先要求取材真实,不可胡编乱造。那么,真实的素材从何而来?当然来源于生活,要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选择那些曾经经历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捕捉动情点。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需要细心观察,还需要有一颗敏感多情的心。这样,我们才能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二、借载体,引共鸣 一篇文章要想打动人,就需要有一个载体,换言之,就是要找准泪点,找到触动人内心软肋的地方,找到触动人心灵的地方。写记叙文就是要善于让一木一石显现人性光彩,透过一枝一叶感悟世界本色。人的情感大多与相关的人、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某种情感的爆发,往往有其特定“触发点”或“动情物”,它可能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也可能是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等,这些便是文章的泪点,也是最容易感动读者、引起共鸣的地方。写作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触发情感波澜的“点”与“物”。如《项脊轩志》中的“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背影》中父亲的“背影”,《我与地坛》中母亲的“呼唤”。 三、写细节,摄人心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艺术起源于至微。”“至微”,就是那些能体现人情美、人性美,能够动人心弦、打动读者的细节。好文章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那细节体现在哪里呢?每个人在自己独特生活方式中的感悟都可能是最触动心灵的细节,那可以是一次回眸、一抹笑容、一场冲突、一个转身,等等。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真情实感时,就需要把握细节,着力描写,以便于读者眼前能浮现出文字中的画面,能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笔端流淌着的细腻情感,从而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鲁迅写孔乙己为偷书一事争辩时,“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细腻入微、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善良、迂腐和无法摆脱廉耻的懊恼。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抒情则如泣如诉,感人肺腑。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一个小细节就可能激发出喷薄滚烫的情感,让人心旌荡漾。 四、用抒论,点中心 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若能在叙述、描写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既可以使细节得到点化,又能起到渲染情感、升华主题的作用,同时收到画龙点睛、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冰心的《小桔灯》结尾,作者由小桔灯生发感慨,通过议论、抒情对小姑娘进行赞美,突出了文章主旨,文章情感也得到了升华。可以说,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优秀作文 小路笛声 细细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这条小路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啊,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父亲很疼我,老喜欢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他还独自看着我傻呵呵地笑。 每天日暮时分,父亲常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他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着父亲的腿,看着天边的夕阳在父亲的头发上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动听。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口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有了隔膜。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着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诉,而在我看来,这成了他不务正业的罪证。 我到县城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我走后,好长时间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回到家天已黑,月刚升起。当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了父亲拳拳的爱子之心,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17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点评 儿时爱父亲,其笛声最动听;年龄稍长时讨厌父亲,其吹笛被看作“不务正业”;到县城求学时复苏了爱父的情感,其笛声与“我”的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我”对父亲笛声的认识就是这样受着情感的支配!笛声,既是父亲情感的宣泄,又是“我”认知父爱的载体,还是刻画“父亲”性格的道具。父亲带“我”放牛时用笛声抒发“美妙”,父亲与“我”有隔膜时用笛声传达“爱子之心”。 文章语言优美而形象,“路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多么新奇而富有诗意的比喻!“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脸蛋”“独自看着我傻呵呵地笑”“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1c93ed3a6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