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歌曲《沂象山小调》的演唱,感受歌曲中沂蒙山风光的美好,从而逐步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中豪放率直开朗的风格特点和宛转悠扬的韵味。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从中享受民歌演唱的乐趣和美感。学习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和变拍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用明亮优美的声音演唱出歌曲热情豪放率直开朗的风格特点和宛转悠扬的甩腔韵味。 【难点】学习鱼咬尾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欣赏学生下面一段视频,并请同学回答问题:这段说唱音乐属于哪个地方?展现的是什么艺术形式?(聆听音乐片段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介绍山东快书的常识:流行地域及伴奏乐器(山东快书起源于山东临清、济宁、菏泽、兖州一带,他的伴奏乐器是两块相同的竹板或铜板,语言节奏性强,以快节奏击板叙唱。山东用它丰富的特产养育了我们,更孕育了五彩斑斓的音乐文化,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山东,感受那里的独特音乐文化—民歌。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沂蒙山好风光》的录像片。板书:沂蒙山好风光,请学生回答,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一群人在扭秧歌,看到农民伯伯在割稻子,还有红红的高粱) 说起山东,不知道大家对它有多少了解,请大家交流一下,把你知道的山东介绍给大家。(山东有高粱、红枣。山东有泰山、有钓突泉) 教师请一位山东籍的学生教大家说山东话:“俺是山东人”并提问这句话有什么特点(音调高、起伏,表现了山东人豪爽的性格。“俺”是方言。)请同学用广东方言白话说一说“我是广东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言,这些不同的方言对于音乐风格,尤其是民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欣赏民歌手演唱,学生听听她的演唱有什么特点。(演唱时有些字加了儿化音。如:“草地儿”。)演唱者独待的音色和儿化音、滑音的运用,使歌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同时也体现了歌者赞美自己家乡的自豪感。 3.演唱;(1)演唱练习(第一次)。请学生随着音乐,用“Lu”哼唱旋律,哼唱时请思考欣曲的旋律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出示旋律谱,播放伴奏带,学生用“Lu”跟唱、做律动。(旋律可以分为四句。) (2)演唱练习(第二次)。练唱第一段歌词.请思考歌词有什么特点?歌词分几句呢?老师弹奏钢琴,学生练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歌词可分为两句。)歌词是两句,旋律又有四句,这不就有矛盾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歌词也分为四句。“人人都说哎”这里分一句,“沂蒙山好”再分为一句……)人人都说沂蒙山好,这句话能否分开?(不能。)歌词只有两句。刚才老师在念歌词时少了什么?(衬词。)如果这样演唱:“人人都说沂蒙山好……”(老师在演唱时去掉了衬词)行不行?(不行。)为什么?(没有显现出民族的特点。不怎么优美。不能淋漓尽致地把山东人赞美自己家乡时的那种情感表达出来)衬词在民歌中是有很大的感情色彩作用的,同时也是地方风格的体现。大家注意到“沂蒙山好”的“好”字唱了几拍?(六拍。)投影板书:一字多音的拖腔和衬词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3)演唱练习(第三次) 教师带领学生练唱第二、三段歌词并提出要求,注意模仿山东的风格:老师弹奏钢琴,学生练唱歌曲的第二、三段歌词。教师:请你们找出歌曲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2、1、6、5)请看注意听老师在唱谱时有什么变化,老师的演唱结束在什么音上。 老师演唱两种不同结束句让学生比较。这样的环绕进行使歌曲更加委婉动听。老师与学生用“接龙”的形式练唱,感受其特征。 (4)演唱练习(第四次)。 这首民歌最初只有三段,解放后人们为了表示对觉的热爱、对新生活的赞美加进了第四段歌词。练唱第四段歌词。四个字的汉字接龙游戏。(优美委婉—-婉转动听一一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7aaada87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