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习真正发生——扬州路实验学校“三学课堂”校本化推进的思考与实践 我校是2015年县委县政府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目前,两个校区共有师生5300人。学校不仅承担着义务教育的兜底功能,还发挥着联盟教研的辐射功能。乘着市教研室推行“三学课堂”的东风,以打造高质课堂为抓手,先行先试,勇于争先。2019年首届中考喜获开门红,中考综合评估位居全市前列,书写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学奇迹。 回首一年来“三学课堂”的推进与实施,我校的课堂探索迈过了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到“吹尽黄沙始见金”,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实践历程。 首先,力推“三学课堂”,坚定不移引领教师增强课改意识。 1.增强广大教师课改的紧迫意识,力求让“三学课堂”成为集体共识。我校320名教师来自50多所学校,共识少,推进难。我们充分利用教师周前会、专题培训会等各类校本教研平台,就“三学课堂”的内涵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耐心解析、真心点拨。围绕“三学课堂”的推进,绝大多数教师不仅形成了共识,明确了要求,掌握了流程,而且强烈感受到打造“三学课堂”是深化课改的必然需要,是建构高品质课堂的必然要求。 2.增强广大教师课改的探索意识,力求让“三学课堂”成为核心关注。遵循“精细指导,全体参与”的操作步骤,精心安排研学活动,学校先后邀请市教研室多位教研员开设讲座,指导“三学课堂”实施路径,优化操作流程。通过专家引领,我们发现,围绕“三学课堂”的探索实施,许多教学骨干都能娴熟驾驭、运用自如,全校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3.增强广大教师课改的渗透意识,力求让“三学课堂”成为智慧选择。一大批年轻教师经过一年课改理念的浸润滋养,基本做到得心应手。从学校领导随机听课指导和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左爱玲、黄培成等一批优秀实验教师和业务骨干脱颖而出,都能将“三学课堂”的理论融入课堂,将舞台还给学生,学生都能进行“真学”预习、“深学”思考、“会学”探究、“乐学”展示,逐步进入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想境界。 其次,启动“三学课堂”,全力以赴引领学生进入学习佳境。 1.学生活动更加充分。教育是种引领和召唤。通过一年实践探索,对照“三学课堂”的操作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出色。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课堂上的胆小鬼或瞌睡虫,现在已经成为课堂争先恐后的参与者。他们在交流展示中独特的视角、解题的技巧、语言的素养,都让我们惊喜不已。 2.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常有老师抱怨学生素质太差,常有学生埋怨老师不近人情。随着“三学课堂”中师生交流的增多,良性互动的频繁,师生配合更加默契,课改迈出的一小步,是师生关系改变的一大步。 再次,创新“三学课堂”,不遗余力建构高效学习校本范式。 独行快,众行远。在“三学课堂”的实践与探索中,为激发学生高效学习,依据灌南县“高质课堂”的建构要求,尝试建构了“五高”与“五学”交互融通的课堂学习范式,形成了高质课堂的校本特色。 1.自主预习程度高。在学案引导下,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质疑问难。教师在课前都能及时地了解学生预习困惑,进行针对性备课,引领学生体悟“真学”的精髓。 2.多维互动频率高。教师精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活动形式,激活师生、生生、生本的多维互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渐入“乐学”的佳境。 3.点拨引导水平高。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通过精心引导、恰当点拨、适时追问、适度拓展,把课堂学习引向深入,步入“深学”的境界。 4.及时反馈效率高。教师改变以理解为主的单一知识加工方式,引导学生深度领悟学习内容,形成“理解-编码-记忆-迁移”的完整学习链条,通过不同形式、途径加工并反馈所学内容,力求让学生跨进“会学”的层次。 5.内容掌握程度高。通过课改推进,我校基本实现了“双八十”的目标。每节课训练检测时间不少于十分钟。检测的题目求精,形式求活,结果求真。力求让学生学习能力达到“能学”的级别。 根据《连云港市初中学段“三学课堂”试验方案》的要求,为确保我校“三学课堂”继续向深水区推进,我们对一些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梳理如下: 1.认识尚有差异,需继续加强理论培训。少数老师对“三学课堂”要义理解不透,内涵感悟不深,流程把握不准,导致认识模糊,行动迟缓,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填鸭式的走偏现象。 2.行动尚有差异,需继续加强业务指导。通过课堂观察和业务检查,少数老师对课改虽然有想法和热情,但思考不深,方法不多;极个别老师还存在假改行为:内心不想改、不愿改,但迫于行政力量,不得已而为之,出现了做做样子、摆摆架子、有形无质的现象。 3.效果尚有差异,需继续加强行为纠偏。通过调研和阶段性学测,我们发现在不同学科之间和不同教师之间,建构效果存在着明显差异,学科之间发展不均衡。这种情况的形成,归因于教师对“三学课堂”的价值认识不足,课堂建构不到位。 针对“三学课堂”在实施中存在的困惑,我校今后将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强化课改共识,为“三学课堂”推进提升思想认识。我校将继续分层次、分学科研讨市局《关于推进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支持计划》,力求能全方位、多层次统一思想,强化共识,为“三学课堂”落地生根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2.优化实施手段,为“三学课堂”推进提供保驾护航。我校将继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等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教学行为,用制度保障“三学课堂”深入实施。 3.深化课改研究,为“三学课堂”推进提供专业引领。按照“榜样引路,骨干示范”的推进思路,我校将在个人自愿申报和备课组推荐基础上,精心打造“三学课堂”领航教师。鼓励他们大胆改革,及时总结,继续打造可操作性强、彰显学科特点和校本特色的“三学课堂”学习范式。 4.细化集体备课,为“三学课堂”推进凝聚集体智慧。我校将继续在过程中抓实抓细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做到:一是转变备课理念。力求实现由“学科本位”向“育人本位”转变。二是推进备课改革。教师首先独立备课,然后再带着个性教案参加集体备课。三是融合集体智慧。在集体备课这一环节中力求做到:在目标追求中,着眼让教学目标既指向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关切学生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提升。在方法优化中,着力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在过程关注中,课堂既聚焦学生参与状态,渴求“真学”,又聚焦学生思维状态,力求“深学”,更聚焦学生情感状态,追求“乐学”。在评价设计中,着手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全体扬州路人将不忘初心,凭借“三学课堂”的东风,矢志课程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港城教育书写华丽篇章,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38c9f5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