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时间:2022-03-20 16:2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戏》教学设计 两课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技能目标 1、识记理解“惮 、踱、归省、踊跃”等词语。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3、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

二.过程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复杂的结构,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2、鉴赏文中的美景、美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 的人和事,更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今天我来学习《社戏》,这是鲁迅先生记述童年看社戏 的一段经历。 二、检查预习

1、生字 惮( ( ) 棹(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踊跃(

2文学常识 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写于1922年,收入他的小说集《呐喊》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选了看社戏的部分。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依据小说三要素)

明确:记述“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来看,文章围绕什么来写?从“时间”的角度,课文分为哪三部分内容?

明确:看戏前,看戏时,看戏后。

3、指出这些情节中那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看戏时是详写,其它略写。因为文章的中心是写看社戏的过程,选材应围绕中心去选。 四、朗读竞赛

本文是一篇美文,初读之后,大家选择一些你喜欢的句或段进行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 一、 情景导入 文中说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戏,让先生这样倾心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作品看个究竟。 二、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我”幼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夏期随母到姥姥家,读第一段说说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明确: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2、这么小的村子,为什么“我”认为是“乐土”呢? 明确:“我”是这里公共的客;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乡间生活。

3、在这里除却这些乐事,最令“我”盼望的是什么呢?


明确:去赵庄看戏。

4、读4——29段,从“事件”的角度把故事发展归纳成四部分。(小组讨论) 明确: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 5、读4——9段,找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戏前波折)

明确: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高兴——兴高采烈 6、这一段戏前波折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突出了“我”看社戏的迫切心情。

7、本文不仅有曲折细腻的心理描写,还有美丽动人的景色描写。读1113段,用“我喜 因为 的句式赏析文中美景。(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讨论) 明确:①从修辞手法:比喻;②从写法上:以动衬静,反衬,见闻感相结合。 8、作者急切想看到的戏好看吗?从那里得知的?

明确:不好看。铁老头没翻跟头;没有“蛇精”和“跳老虎”;最怕看老生,老生却唱个没完。小观众的反应: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 9、戏无趣,为什么作者还那么怀念那社戏呢? 明确:偷豆的趣事。

10、找出“偷豆”这件事中的动词,表现出小伙伴怎样的特点? 明确:跳、摸、散、摘、抛。天真,充满孩子气。 11、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三、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人物,说出原因。

明确:双喜: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善于为他人着想。 阿发、桂生:热情友爱,纯真善良。 六一公公:热情好客,老实厚道,是淳朴乡民的形象。有一些封建思想,农民局限性。 三、 主题探究

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明确: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四、 活动拓展:

童年是美好的,提起童年我们就有说完的话题,你能说说自己对童年的记忆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f97d03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