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活动中提升平面图形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理解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从学生角度看,关于垂直与平行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走在宽广的大街上,还是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环顾左右应该都不缺少垂直与平行的现象。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所以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感知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理解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式、体验式、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被广泛使用到数学概念教学中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创设一系列的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感知平行与垂直,再此基础上形成概念;在想象中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相交现象的准确理解;在想一想、摸一摸、画一画、分一分、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理解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概念,理解垂线、垂足;理解平行线;在练习中增强学生对本课概念的理解。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并理解概念,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点的目标落到实处。下面就围绕“在体验活动中如何提升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在本节课中是怎样表达的谈谈我的想法: 一、创设真实、自然、有效的体验活动,调动学生“做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并理解概念。 1、在课的开始阶段,我让学生在自己课前扔铅笔实验的体验基础上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把手中的白纸变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铅笔想象成两条直线两端无限延长······,那么两枝铅笔落在同一平面上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同学们睁开眼,把你想象到的两条直线的位置画出来。这样,以空间想象为切入点,直接进入纯数学研究的气氛。创设这样纯数学研究的体验情境,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和吸引学生,既有利于学生展开研究,又为较深层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体验活动中感知“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巧设问题情境,理解概念。“空间与图形”的概念的本质是很抽象的,在问题情境中学习,能够变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理解概念时使用概念解决问题,并不是仅停留在字面意义或图形的说明上,而是重在理解概念的要素及相互关系。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垂直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如: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什么?都能形成哪些角?在这些图形中,哪幅里面有直角?你怎样才能知道这四个角都是直角?你能想办法验证吗?验证是直角了,我们就能够标出直角的符号。象这样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说说你对互相垂直的理解。看看书上是怎么阐述的!怎样理解“互相”?你身边有互相垂直的现象吗? 二、重视体验活动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点和空间想象水平,同时加深对几何概念的理解。 相交现象的准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探索。让孩子在体验活动中去感悟知识。首先孩子们自己在小组内实行分类活动,绝大部分小组都把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两条直线归为不相交的一类。于是我引导学生根据直线的特点实行想象:延长后会怎样?然后学生自己借助尺子画一画;最后利用课件针对这个质疑实行了演示,学生们茅塞顿开,彻底明白了假如将这两条直线延长,就会在某个位置相交,没画出来不代表不存有,所以这也属于平行。作为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去感悟,如光用口头解释,只会事倍功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e90919e30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