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 明事析理 ——事理说明文阅读指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阅读事理说明文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培养学生掌握阅读事理说明文的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跃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之前,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说明文了。哪位同学来回忆下,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说明文分成哪两类? 事物和事理 非常好,事理说明文也是本学期的重点之一。今天我们就借助两篇文章来学习阅读事理说明文的方法。请大家翻开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二)整体感知(PPT2)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标题,有什么特点?(双重否定句表肯定,强调突出恐龙到处都有) 课前是否都进行了预习?好,老师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面的三个问题。 1、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地壳在进行缓慢的运动——大陆漂移说) 2、与标题相联系(恐龙无处不在为板块学说提供了证据。) 3、从中我们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简要概括(PPT3) 那么,本文围绕要说明的内容:大陆漂移说,选取了哪些事实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分点概括。(快速阅读课文,勾画批注) 作者用了哪些事实材料证明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 ....... 教师明确:(点) 1、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2、大陆各地发现恐龙化石。 3、南极发现两栖动物化石。 4、人们发现地壳由大板块构成。 5、泛大陆的形成和分裂。 (四)材料分析 这些事实材料能说明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问题又来了: 在这些事实材料之后,作者都有具体的分析,能不能找出这些分析句? 提示一下:比如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大陆各地发现恐龙化石,作者就分析: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那么中间,作者是如何逐层分析,最终得出恐龙无处不在为板块学说提供了证据的?前后桌可以讨论。 ...... 结合大家所找到了分析句,我们来看大屏上的这个流程图。 哪位同学能结合这个流程图,梳理一下作者的写作思路? ...... 首先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大陆各地也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分析出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接着,作者提出质疑:南极寒冷的气候并不适合恐龙生存,那么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进而大胆假设: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而是大陆在漂移;然后,作者详细的分析了泛大陆在不同时间点的分合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五)梳理思路 非常不错。我们抓住关键词,作者的写作思路就是:(点)认知事实——提出质疑——大胆假设——分析证明——得出结论。PPT5 恐龙无处不在——大陆在漂移——板块理论 梳理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哪位同学能准确的告诉我们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六)归纳方法PPT6 那么我们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的?回想一下,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 1、明事理(整体把握) 2、寻材料(概括内容) 3、找分析(勾关键句) 4、理思路(行文思路) 提示一点:我们这里说的关键句,是作者对事实材料判断的分析句。 (七)小组讨论PPT7 学以致用,阅读《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科学道理?用到了哪些事实材料?作者是如何分析的? 提示:小组合作,结合阅读方法进行分析,可用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分享作者的写作思路。 ....... 这是曾经一个学生画的思维导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PPT8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课堂上修改了。今天的作业就是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八)课堂小结 结合这两篇文章,本节课我们应该掌握的两个内容: 1、作者的写作思路:认识事实——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2、我们阅读事理说明文的方法:明事理——寻材料——找分析——理思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bf9d9de03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