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2-12-22 00:24: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品德与社会》课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起着重要作用。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要讲科学性和灵活性,小组内的成员分工要明确,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职责,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激励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关键词:合作、主体地位、公平竞争、习惯。

善于与人合作,喜欢集体生活,尊重他人,乐于交往等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落实以上目标和要求的重要途径,而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有几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中,他们为开展共同的学习活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互相商量,共同研究,分工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争取和珍惜小组的荣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乐于交往和合作的意识、集体观念、尊重与理解、合作能力等都会得到促进和发展,同时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应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学困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以往的品德与社会课上,老师往往会出一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虽然这些活动也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但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少数的优生处于优势地位。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组员都会分到任务,出于学生的好胜心理,他们都会自发的积极去完成.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他们从听讲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和参与者,激发了学生内在动力,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增长知识。尤其是对学困生,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并有了更多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2.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倾听和尊重.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是师生、生生多边活动交往的过程。《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时,学生必须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老师在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时,除了肯定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外,更要重视对学生们的合作作出评价,以此引导激励,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综合素养.

3.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教师讲变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与合作探索.课堂上,我们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获得情感上的沟通。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都活跃起来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增长知识。

二、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1.同桌合作

这种合作方式,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小,所占时间不长,容易操作.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较多的用于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的讨论解决。如《走进地球村》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世界政区图上找一找地球上有哪几个大洲和大洋及它们的位置,这种活动比较简单,只要同桌两个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后,进行比较、对照一下就可以了。

2.小组合作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注重开放性,每一次的课堂形式教师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最常用的一种.小组一般是由邻座45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一个教学班可分为68组,在编组中,应注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倡导的是在教师整体教学思路的指导下,与全班的学习进程同步。通常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可以开展组际之间的学习竞争,以求得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不能忘记的屈辱》这一单元,让学生思考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就可以让邻座的4-5人结合成一个小组,各人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拿出来进行整理和交流,集思广益,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就可以归纳总结出有有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的原因,有指挥不当的原因等。小组成员在合作中拓展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3.自由组合小组合作。

不拘泥于座位前后的四人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而可以以学习内容为依据,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可以根据男女性别、兴趣爱好,也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固定座位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同时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如六年级下册《放飞和平鸽》一课,其中有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想想怎样表达自己对和平的向往,这时可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成小组,愿意唱歌的为一组,愿意画画的为一组,愿意写倡议书呼吁世界人民珍爱和平生活的为一组,愿意发表演说抒发情感的为一组……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在小组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后小组间进行展示、评比,选出优胜小组大加表扬。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三、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

在课堂中,很多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都会要求是“小组里每个人按顺序说一说,等一会儿小组里派代表来发言”。可在全班交流发言时,很多小组都没有代表来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对于小组内的分工并不明确:要派代表?怎么派?派谁?这些问题所反映的其实就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职责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分工的习惯.

因此,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组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四人小组应有四个角色:小组长、记录人、汇报人、评价人.组内的角色分工还可以进行轮换,一旦角色明确就不容易造成少数人包办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有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



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2e5e944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