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27 21:04: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思想。 二、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的内容并不复杂,所揭示的主题思想也并不难以理解。但是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也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但文章篇幅较长,一课时如果追求对全文内容和表现方法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所以长文短教,只能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神态描写是如何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并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和分角色朗读。通过评价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根据以上设想,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四、学法指导

⒈理解——品味——感悟

说明: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最后是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学艺术的美。个性续写的作业,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心理猜写和故事结局续写,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⒉采用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左拉这样称莫泊桑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读他笔下的人物,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响誉世界的短篇小说珍品 -《我的叔叔于勒》。

(二)、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大意和口语表达能力。)

生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师整理: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于勒命运的不同,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于勒的经济变化经历了贫穷——暴发


——贫穷;菲利普夫妇: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避于勒。(师引导并板书:赶、盼、赞、避)

(三)、研读细节,赏析形象

于勒的命运是曲折的,而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更是扑朔迷离。

思考:1)、你眼中的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呢?(设题目的:通过具体语言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理解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

学生各抒己见,在班级中交流,师及时点拨、引导。

明确: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贪婪自私、冷酷无情又不乏小人物的辛酸。 (备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师把握以下内容:)

A1、在船上看到别人吃牡蛎,父亲被她们的高雅吃法打动了,于是请两位姐姐吃牡蛎。(爱慕虚荣、爱摆阔绰、附庸风雅)

2母亲怕花钱,迟疑不决,却编了谎话,“怕伤胃”还说别把 若瑟夫“惯坏了”。 掩盖面子,极其虚伪)

3、父亲十年来总是说的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多么令人惊喜呀”,但后来发现于勒,却“突然好象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 (可见菲利普夫妇的虚伪,他们朝思暮想的是于勒的钱,而不是他这个人。)

4、于勒发财的书信成了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爱炫耀,虚伪)

5、向船长打听于勒的消息时,不直接询问,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拐弯抹角。

(行动、语言既怕露了马脚,又摆出一副假绅士的臭架子,虚伪)

6、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不敢肯定父亲对于这个计划是不是进行了商谈。

(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寄希望于于勒,自私贪婪。)

7、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由热切盼望突然跌入绝望之中,希望竟成了泡影,菲利普夫人终于按捺不住,旧怨新恨一齐发作,破口大骂,她的性格特征,随着她的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地发展,至此毕露无遗。)

8、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 、“瞪着眼”看女儿、女婿。

(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恐慌以致失魂落魄,冷酷无情。)

9当我去付牡蛎钱的时候,我给了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金钱梦彻底破灭,恨于勒都来不及,儿子却还给他钱,认为是天大的浪费,虚伪、冷酷)

10、于勒穷困潦倒的时候,菲利普夫妇把他打发到美洲去。遇见于勒时却百般回避,回来时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象躲避瘟神一样地远离了于勒。

(遇见于勒时的诸多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都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性格的冷酷无情。躲避瘟神一样地远离了于勒。)


……

B1、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正直、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全家惟一的希望;小子、讨饭的、 家伙、贼、坏蛋、流氓、无赖、全家的恐怖。

(于勒有钱时菲利普夫妇就恭维他,没钱时就鄙视他、厌恶他、念念不忘过去的旧帐。体现他们的虚伪,冷酷。)

2、(读1234段读出菲利普夫人在于勒有钱与穷困时的不同语气,读出她虚伪,、贪婪的心理)

C爱慕虚荣,贪婪自私、冷酷无情,是菲利普夫妇的共性,这位伟大的作家莫泊桑除了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共性外,还突出了他们的个性在处理遇见于勒的事上,母亲与父亲又有何区别呢?(分角色朗读3438段)

明确:丈夫(胆小、懦弱、毫无主见); 妻子(精明、泼辣、沉着、镇定)

(四)、探讨主题,揣摩写法

尽管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反复无常,但有一点是不变的,是什么?(对金钱的追求)板书:“钱”字。有没有钱,成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晴雨表。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两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请学生加横批(金钱至上、人不如钱、世态炎凉……)

有人说,人的心就象是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面对于勒,作为兄嫂的菲利普夫妇的心之天平上,一端放着亲情,一端放着金钱,结果天平向金钱这一边倾斜了,亲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别人又该如何呢?(更加冷酷)问题设计目的: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形象到借鉴写作方法、感悟主题)

所以,莫泊桑选择这样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解剖一个家庭细胞,暴露一个社会的痼疾”,文学大师莫泊桑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冷酷、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象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这种异化了的人际关系恰能反应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而这种写法叫做什么?(以小见大)

本文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可文章用了很多的篇幅写菲利普夫妇,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本文通过人物的细致刻画来反映主题)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于勒是个线索性的角色,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变化,来揭示小说的主题。

师总结: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吧利剑,劈开了病态社会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的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的庸俗、狭隘和自私,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珍惜亲情,拥有健康、美好的心灵。

(五)作业:展开想象,改写故事

如果在船上遇到的是百万富翁于勒,下面有一段情境,请续写: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设计目的: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心理猜写和故事续写,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81e5faf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