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在教学中实施的基本条件论文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在教学中实施的基本条件论文 摘要: 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仍然适用于现代的教育教学实践。然而,要将这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用于实践则需要一系列条件。本文拟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实施基本条件做一次探析。 “因材施教”语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中宋代朱熹集注,朱熹归纳孔子的教学方法时引宋程颐日:“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孔子在其教学实践中始终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问“仁”、“孝”、“君子”等,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与了不同的回答。如: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由于冉有行事胆怯,故激励他大胆行事;而仲由做事好冲动,所以限制他,让他凡事先问问兄长。这种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论语》中还有很多记载。而要实施这一教育思想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因材施教思想得以实施的基本条件,只有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对话,从而为实施因材施教提供前提基础。孔子极力提倡尊崇天地君师、倡导尊师重道,但这并不能理解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师生之关系就是过分严格、刻板、为教师独尊的。在课堂上,孔子的教学都是在与学生平和自然地对话中进行的,这在《论语》中处处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孔子也非常关心学生,学生冉伯牛患病,孔子亲自前往探视“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日:“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在孔子面前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即使学生认为孔子有错误之处也敢直接指出,而孔子也并不置之不理或因此而生气,而是向其学生解释,《论语·雍也》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在孔子及其弟子构建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关心学生,学生有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意见,从而为孔子实施因材施教的下一步条件打下了基础。 二、教师对学生充分的了解。 只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得以实施就是源于他对学生充分的了解。如孔子所说的“求也退”、“由也兼人”、“孝哉,闵子骞”、“由也好勇过我”等,都说明了孔子对弟子的了解。孔子也提倡教师要了解学生,如“子日:“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啊。”教师应当从一下三方面了解学生: 第一,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孔子认为不同学生的有不同的`水平,应当给与不同的教育。他把人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而在其孔门弟子中,学生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既有“闻一知十”的颜回,又有“闻一知二”的子贡,孔子便根据他们的水平给与不同的教育。如: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日:“绘事后素。”日:“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论语·八佾》)。孔子在了解到学生达到一定水平之时才开始对其进行下一阶段的教育。 第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如: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在这里孔子便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第三,了解学生的兴趣、志向。孔子为了注重根据不同学生的志向进行不同的教育,经常与学生谈论他们的志向兴趣,倾听他们的想法。如:颜渊、季路侍。子日:“盍各言尔志?”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日:“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日:“愿闻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三、丰富的教育与资源。 众所周知,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六艺皆通,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之一。正如颜渊所感叹孔子知识水平的高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因此,不同水平、志向、兴趣等的学生都可以在孔子身上学到所需的知识,如专于学习德行的有:颜回、闵子骞、仲弓、冉伯牛;专于学习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e25cbb31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