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教育思想的融合——《礼记·学记》探微

时间:2022-05-02 10:01:3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先秦教育思想的融合——《礼记·学记》探

作者:付召东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6年第06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有关我国古代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文章。它是先秦儒家学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它运用中庸哲学指导思想,借鉴吸收了多家的教育理论成果,并结合当时的教育实践,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是先秦教育思想的集大 成者。

《学记》以儒家思想为主,尤其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指导思想,而且与《大学》关系尤为密切,是典型的儒家学派的著作。

《学记》具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因素,其辩证法思想主要来自《中庸》。那么,中庸的内涵是什么呢?孔子对它并未作具体的解释,但在《论语·先进》中有孔子与弟子子贡的一段谈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这段谈话中孔子所谈及的过犹不及,则间接地揭示了中庸的基本特征。《论语·也》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郑玄于君子中庸下注曰: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孔颖达曰:君子之人用中以为常。朱熹《中庸章句》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论语·为政》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损益观,也与《中庸》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相契合。《中庸》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个执两用中本身就是辩证法。在孔子看来,为达到处理一切事物和问题的,就必须损有余而益不足,做到无过无不及,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辞源》解释中庸为: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综合以上言论,中庸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 《学记》继承了《中庸》所包含的辩证法,它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从根本上说渊源于《中庸》。《学记》云: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都是讲时中。既然是为而存在,无不成为所以本身就是讲矛盾的统一。《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都意味着暂时的平衡,知不足”“知困意味着不平衡,自反”“自强则意味着新的统一。《学记》诸如这一系列表述,在方法论上主要是遵循《中庸》的来,即《中庸》所谓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另外,可联系到《礼记·大学》。《学记》与《大学》有内在的思想联系。《学记》的教育目的论述,都离不开《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条目。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改造主观世界,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属于改造客观世界。它意识到首先要塑造人的自身,健全人的身心。化民才能易俗化民是为了改造的主观世界,提高的文化乃至思想政治素养,易俗则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促进社会进步。《学记》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就是如此。《学记》的发虑宪,相当于贯彻统治者的思想和政治路线,这可用修、齐、治、平四个字来概括。但还要运用一定的教育政策来保证而实现它。这类似《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新民就是化民,这需要借助于教育的力量,《学记》所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以孔子六艺为教学内容,并对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育思想进行了吸收,重视礼乐教育教育教学规律,对孔子、曾子等人的教育思想高度重视。在方法论上,它体现了思孟学派的中庸指导思想,并对先秦道家的辩证法有所借鉴,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同时,又彼此间互相吸收对方思想,《学记》作为战国后期儒家的著作,受到当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影响。例如《墨子·大取》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讲的是因材施教。另外《老子》和《学记》一样,都认识到了教育作用。老聃的辩证法对《学记》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对《学记》的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同时,《管子·弟子职》对《学记》也有较大影响,两者都对礼制、教育规则和学生守则等比较重视,可见《学记》对其有所借鉴和吸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既相互争辩,又相互借鉴吸收。总之,《学记》以儒家中庸哲学指导思想,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吸纳墨家、道家乃至法家的思想精髓,从而形成了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导,墨、道、法家兼容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后世儒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M].中华书局,1980. [2]高时良.学记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b9ca024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