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画》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古诗。课文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花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二、学情分析 《画》是本期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大概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照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道课文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诗意。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六、教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能出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呀?(学生出谜语猜一猜)师:老师也有个谜语大家猜一猜好吗? 两个兄弟一样高,一日三餐都用到。和和气气团结好,帮助主人吃得饱。(学生猜谜语)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猜谜语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课文主题相符合的学习氛围。) 2、出示挂图。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学生说一说图画上都画了什么。) 师:想听听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吗? 二、师配乐朗读。 学生在老师 有感情的配乐朗读中,激发了读文的兴趣。然后老师趁热打铁问:“你们也想读吗?要想读的好,就要先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此环节可以激发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老师配乐朗读中,学生已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这为下面的学习做下 了铺垫的作用。)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试着读文,在文中圈出生字表中的生字。 2、检查学习情况。 师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一年级识字教学应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应将学生熟言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该怎样记住这个字。如“远” 、“ 近”这时老师站在一个学生的跟前说:“这位同学离老师很近,后面的那位同学离老师很远” ,再回到课文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来“米字加一横,给“来”字找个朋友:来去,来了。然后再回到课文“人来鸟不惊“) 3、巩固练习 (1)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师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说一句话。) (2)抽奖游戏: 学生抽生字卡片认读,读对的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要想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抽奖游戏,巩固认读,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把握。当小老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师:这些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可满意了,它们又调皮地回到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指名朗读课文。 3、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想一想:山是什么颜色的?(指名前后两名同学分别说一说。我们平时向远处看时,远处的东西都看不清楚了,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的很远也能看清楚呢?)水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能学一学吗?那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为什么却听不见呢?为什么春天开的花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没谢呢? 4、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了吗? 五、配乐表演朗读 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一年级的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很难“入境”。配乐让学生边读边表演,这种体验性阅读更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我们认识了11个生字,知道了这首诗的谜底。课后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找其他的谜语诗,读一读,猜一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6bab2f27284b73f2425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