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学中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摘要: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在教学《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时,我利用视频、朗读以及设置情境等方法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时借助课文的插图和关键词对文章进行复述,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想象性思维。 关键词:复述能力 想象思维能力 一、思维的意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活动是使我们在学习中能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而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对于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更是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想象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二、思维训练点与策略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之一,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盘古在混沌的世界中产生,天生神力,与天地同长,身体化为万物,都是那么神奇,让人不可思议。 本课是作为整组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需要扎实落实语文要素。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中的“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的神奇之处,以及复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是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那么怎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来到远古时期?学生又借助什么进行复述呢?这是我在设计这节教学时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2-5段,划出你认为神奇的语句,想想课文是怎么把盘古的神奇表达清楚具体的?接下来,学生进行汇报。第2自然段抓住盘古的动作的词,比如“翻身、坐、劈”和宇宙的变化“裂、透、上升、下降”进行比较。结合学生的实际,谈一谈:你在生活中做这样的动作的时候,你身边的事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吗?接着,播放浩瀚的宇宙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在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后,想象宇宙之初的画面,再带着想象的画面朗读。第3自然段的汇报中,抓住“随着、跟着”两个词,朗读句子。教师启发:“在我们普通人平凡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是的,与平凡、普通相对的意思就是神奇。因此,盘古是神,这个故事是一个神奇的故事。” 第5自然段先让学生找一找: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变成了什么?用笔圈出相关的词语。然后,我就启发他们:宇宙之前什么样?(混沌、黑乎乎。)现在宇宙有了什么?现在的宇宙变得丰富多彩了。读出宇宙的丰富多彩。再读读这些词语:“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大地的四极、五方的名山、奔流不息的江河”等,它们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美好等)教师:“盘古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美好的世界。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穿越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教师配乐朗读这一部分,让学生想象那幅画面。然后,学生配乐朗读这一部分,把自己的想象读出来。 复述板块,我借助了书上的插图。在这个神话故事里,盘古上演着开辟乾坤的奇妙与神圣,是一种壮怀激烈的主题表达,更具有一种崇高、神圣的美。这些插图正好反映了这样的主题。同时,神话中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喜欢使用“很久很久以前”这样时间跨度非常大的词语。这个神话故事也不例外,文中的“很久很久以前”“一万八千年”“不知过了多少年”给人们制造了一种旷远的感觉。那么在复述的时候,我便抓住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方面给学生创设了讲神话故事的情境,另一方面又给了学生复述的顺序。借助插图和文中的关键词是复述的第一步,接下来,我只保留表示时间的词语,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这个故事。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想象性思维。在讲述的过程中,让学生抓住是否神奇去评价,最后感受盘古伟大的奉献精神。 三、实践反思与感悟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故事的神奇、人物的神奇,并能找到故事描写的神奇之处,能借助插图和关键词复述故事。在教学第3自然段体会神奇之处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去谈:普通人平凡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有没有这样的事?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知道了神奇的意思,体会到了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和人物的神奇。在教学第5自然段时,学生通过自己找出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变成了什么,借助朗读想象画面,通过对比读出想象,抓住词语体会美好,很扎实地进行了想象能力的训练。我觉得这部分如果能让学生说一说“四季的风带给你什么样不同的感受”,观看一段小视频——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等,是不是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盘古带给我们的这个新世界的美好?另外,这节课每一部分都设计得很充分。那么就带来一个问题:文章的内容取舍,应该重点放在哪一部分的教学上,而不是每一部分都抓。课堂容量特别大,学生的消化吸收也是个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薛法根 等 著 文本分类教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3](美国)洛林?安德森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4]王林波 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第1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8aad97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