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立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及特点 答: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 )对城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的美国的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对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他指出城市社会学应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并提出具体的城市定义。他把城市研究从纯粹的思辨的空中拉回到现实的土壤上,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城市社会。帕克理论标志着城市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了。 路易斯•沃思(Louis Wirth)系统整理了以前的城市社会学思想,组织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社会学理论,既克服了古典社会学纯粹思辨的偏颇,也纠正了芝加哥学派的先驱者偏重描述性研究的倾向,构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社会学体系。 二、城市定位论 答:P62 三、评述当今拉美国家城市化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原因 答: 四、论述与评述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化,就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 1 按时间分段述评,要求条理清晰 2 避免泛泛而谈,要有具体分析 3 要有自己的观点,严禁抄袭 4 800字左右 第一阶段, 从 1949 年到 1960 年。这是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 1949 年的 10. 6%提高到 1960 年的 19. 7% ,11年提高了9. 1 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高约 0. 83个百分点。 1949—1957 年是城市化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经济恢复和发展得比较顺利, 国家经济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程度的稳步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前, 全国设市的城市有 58个。解放初期, 经过调整建制, 1949 年底全国设市的城市增加到了 138个,设县镇2 000多个。到 1957 年, 市建制增加到 177个¹。城镇人口也增加到9 949万人, 比 1949年的5 765万人增加了4 184万人, 每年平均增加 523 万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949年的 10. 6%提高到 15. 7% , 平均每年提高 0. 65个百分点。 在“一五”时期, 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城市建设也取得较大成效。国家建立了负责管理城市建设的专门机构, 提出了城市建设的方针和重点, 对市、镇建制进行了调整。对重点城市的建设, 编制了城市建设规划, 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配套, 进行统一的建设; 对其他非重点建设城市, 也根据不同的情况新建了一批住宅, 增加供水能力和提高水质, 整治沟、塘, 改造排水系统,改造了城市公共交通。新中国成立后, 城市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再加上成功的禁烟、禁娼、禁赌, 打击旧城市中遗留下来的流氓恶势力, 城市建设发展, 人民生活改善,社会治安良好, 城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然, 在 1949—1957年期间, 在城市化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 各种影响城市化顺利发展的问题也开始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方针下, 投资向资金密集型产业倾斜; 加上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后, 基本上消灭了私营经济、城市个体经济, 形成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不利于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和多渠道就业, 影响了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2、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低下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作用已日益凸现。 3、限制农业人口自由向城市流动的政策、法律框架已基本定型, 城市隔离的格局逐步成。 4、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造成了小城镇的衰落, 破坏了形成中小城市的基础。 5、为弥补生产建设资金的不足, 在城市建设中片面强调降低住房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标准的苗头开始出现, 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1958~1960 年城市化的特点, 是城市发展失控, 脱离了基本经济国情, 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在 3 年“大跃进”时期, 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建设高速发展, 城市职工和人口增长很快, 城市的发展处于失控状态。城市人口从 1957 年的9 949万人猛增至 1960 年的10 370万人, 3 年增加3 124万人, 平均每年增加1 000多万人; 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 15. 4% 上升到 19. 7%,提高了 4. 3个百分点,平均年提高1. 4个百分点。城市的数量也从 1957 年的 177个增加到1960 年的 199个。但工业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超越了国力的可能, 超越了农业的负担能力。特别是这一时期的工业增长是建立在严重损害农业的基础上的, 从 1959 年起, 农业生产严重滑坡, 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产量连年下降。1960 年, 主要农产品人均产量低于 50 年代初期的水平, 倒退了近 10 年, 人均油料产量甚至低于 1949 年的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因缺吃少穿, 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因此, 工业“大跃进”和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在城市建设方面, 一方面适应“大跃进”的形势, 各地纷纷制定了要求过高的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另一方面, 城市建设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工业建设和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 城市建设成了国民经济的一条“短腿”。市政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失修失养严重,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民的生活。第二阶段是 1961 年到 1978 年, 特点是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 并间歇性地发生逆转。1978年全国城镇人口为17 245万人, 比 1960 年增加4 172万人, 但这主要是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的结果。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1960 年为 19. 7%, 1978 年仅为 17. 9% , 下降了 1. 8个百分点。 这个时期也可以分成两个小的阶段。1961 年到 1966 年为一个小阶段, 特点是前期城镇人口的绝对数和相对数因国民经济的大调整而减少和下降; 后期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城镇人口由下降转为上升, 城镇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减缓、停止。1961 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国家决定缩短基本建设战线, 压缩工业生产建设和教育等事业的规模, 并精简城市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到 1963 年 6 月, 全国共减少职工1 887万人, 向农村迁移城镇人口2 600万人。精简职工的重点是 1958 年 1月以后来自农村的新职工, 还包括一些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除被精简的职工外, 包括这些职工的家属, 部分城镇“闲散人员”和未就业的知识青年, 也被动员到农村去安家务农。1963 年与 1960 年相比, 城镇人口减少了1 427万人,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由 19. 7% 下降到 16. 8%, 3 年下降 2. 9 个百分点, 每年平均下降近 1个百分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304b5a3968011ca30091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