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与正方形》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早上,有幸聆听了**老师执教的《长方形与正方形》,收获很多,启发很大。本节课,李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整节课流畅自如,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开展积极主动的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这是李老师长期以来积极践行新课程标准的结果。整节课亮点闪烁,我从一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体现了三个“凡是”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力求做到:“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就不由教师包办;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由教师说出。”这三个凡是贯穿了全堂课教学的始末,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时间、素材,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对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大纲要求“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直观的认识更为重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李老师一方面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活动材料: 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小棒等材料,另一方面整节课从头至尾都在动: 猜特征——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而且实现了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每个人身体多种感官的互动:手在动(摆、折、量……)、脑在动(每做一项活动都要思考:该怎么做、怎么说)、口在动(小组讨论,使学生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正是由于活动材料的充足,才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人,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使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3.师生关系融洽 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的评价。李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并且每次鼓励都另有千秋,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李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这一点决定了预设与生成将存在一定的差距,下面我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今天早上李老师在引导学生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首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自主验证。我认为这个环节可以适当调整,可以以提纲的形式先引导学生验证猜 - 1 - 想,验证后再上升为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更为开放,创新思维会得以更好的培养。 2、在引导观察长方形到正方形的演变后,我认为老师可以把握时机让学生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李老师的课成功的地方还很多,下去以后我还将认真去回味,评析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评委、各位老师、特别是小李老师加以指正。 听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 首先我为 王老师的进步感到惊讶,我自从五一节前夕回如东考试,直到五一节以后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在北关小学了,这期间又下乡去了一段时间。这次回来听了王老师的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1、教学语言更加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2、教学设计各个步骤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师生活动丰富多彩,有看、量、折、做、画、摆等等,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牢固,更加爱数学的学习; 4、注意到由具体实物、图形逐步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本质属性——边、角的特点,假如再让学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到它们是平面图形,并且边都是直的,那么效果会更好。 5、王老师课后能够注意及时反思,课上完之后,就及时与我和武老师及时听取反馈意见,这种谦虚、好学、上进、踏实的研究精神值得我认真学习,长期坚持下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王老师一定会成为我们北关小学的骨干力量。 我总是觉得不管是公开课教学还是日常教学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接受能力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差异,因此,习题指导也是尤为重要的。习题指导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看出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这节课中,我对于练习的设计与指导谈谈自己的思考,供大家讨论与指正。 1、教者设计了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和在提供的方格纸上补完图形这两个练习,是否可以先让学生补图形,然后再让学生独立画图,这样层次性是否更明显些。 2、课本73页,题目要求是数一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题目是一道比较难的题目,估计一下让同学们去找几个图形还是可以的,但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等差规律就有些难度了。这里是否可以先指导第一、二两个图形的,再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三、四两个图形。在找规律时,根据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时间。 3、书中72页的想一想,拉一拉,观察信纸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这道题是让学生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我个人认为是要在课内解决这个问题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我们一线教师我认为就是在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中不断的成长,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心与心的碰撞中,共同进步,升华友谊。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40ddd7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