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时间:2022-04-13 20:20: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创新教育中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实践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发展个性。这一倡导对我国教育过去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社会适应性是一种挑战。而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促使个体社会化,适应社会,成为一定社会的合格成员。我国教育如何实现由注重被动适应到注重主动创新的转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试从社会化与个性化关系的角度来阐述创新教育



1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即适应与创新的关系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个性化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对的,前者是个体的社会共同性、适应性,后者则是个体自身的独特性、个别性。我们所提倡的创新教育就是要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独创性的过程就是个性化的过程,其关键是要发展学生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共性,这种教育势必与强调适应性的教育有所不同。 然而,二者又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共存于个体这一有机统一体之中,具有统一性与依存性。教育的本质功能就在于完成世代间的文化传承。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个别的人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这不仅不妨碍个性的发展,而且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个性丰富共性,共性规范个性。共性和个性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共性教育这一基础去搞个性化教育只会是缘木求鱼。



没有社会化也就不存在个性化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越丰富、教育程度越高,就会越充分地社会化,同时他的个性也发展得越充分。个性是人的潜质的自由发展,只有社会化程度最高的个体,其个性才会得到最大的发展和体现。社会化与个体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一个没有社会化的人,也许不会受制于过多的条条框框,思维也更具有发散性。正如一个没有社会化的儿童,往会产生一些成人所不具有的奇思妙想,更能创造性地解决某些问题。这一状况已普遍受到关注,并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不少学者认为儿童本来具有创造潜力,由于不适当的教育压抑了这种创造的天赋,因而使得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加深而越来越缺乏创造力。然而,儿童所表现出的这种创造性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创造性,不但非常幼稚,而且难以产生有价值的结果。对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来说,这种创造性,远远不如充分社会化了的成人所具有的创造性那么有价值。儿童的个性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也必须通过社会化的教育而发展,才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社会化是基础、是前提,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基础之上,不能在社会人的共性要求规范引导下不断超越,也便无法创新了。 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个性化使是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7f93f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