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名著,书中提出了一些新颖而贴切的概念,学识有限,未能将名著理解通透,只能就自己感触深的地方说说感想。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书中列举的乡土社会的种种特点,有好多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尤其是对故土的眷恋,更让我这个北方人在南国夜雨里唏嘘不已。 中国人讲究安土重迁,离家在中国是一件大事,以前央视播过一部家国抗争主题的电视剧《闯关东》,以近代山东人因为饥荒灾年、生计所迫到东北谋求生路为原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娘带着儿子们离家之前,跪在地上朝着老家方向磕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在海边上船后,看着帆慢慢升起,我第一次觉得,扬帆起航不是希望,而是痛苦,如果不是饭都吃不饱,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谁会拼上一条命背井离乡到那未知的地方去呢? 白居易的一首《朱陈村》,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非常细致而真实地刻画了小农社会中人与土地世代依存的状态,第一次读这首诗,官方分析是批判保守思想,如今经历了一些事情,竟觉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原来是幸福的另一种解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社会中,因为土地是不可移动的,因为人们要靠土地养活自己,所以太多的人一辈子守着一个院子、一片土地,自称是老老实实的庄稼人,就扎根在泥土之上了,电视剧中有一个情景,父亲因为庄稼大旱,要借用邻居的水泡子来灌溉,而这个邻居藏有私心,想让自己女儿嫁给他家儿子,从而两家父母一起毁了两个孩子的婚姻,这其中固然有封建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因,但也有如果庄稼颗粒无收一家人就会饿死的深层因素。 《乡土中国》对我们认识中国社会新旧的矛盾、人民思想的转变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不同经济根底的社会模式、思想,在交替之际,怎样融合、变革是一个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d3f2639be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