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案 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4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此曲为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情绪亲切、温柔、恬静,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祥的爱。 歌曲为大调调式,单二部曲式,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这首歌虽为3/4拍,但勃拉姆斯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将节拍的舞曲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给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篮曲》。 2、 通过讲述、交流等了解作曲家勃拉姆斯,对“摇篮曲”体裁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对勃拉姆斯《摇篮曲》的歌唱练习,提高对音符节奏的掌握能力,特别是弱起的感觉。通过改编前八小结,提高对音高、节奏等方面的认知,并对变奏有一定的了解。 3、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乐曲创作的兴趣,同时也注重对母亲的感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适当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摇篮曲》。 难点:能提高对节拍、节奏等因素的感知,并能用改变节奏、节拍等来改编歌曲。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电脑、音响)、ppt课件、雅乐简谱软件、黑板 教学课时:两课时 学前分析:学生为初二的孩子,对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并接触过不少摇篮曲,当中舒伯特的《摇篮曲》是其熟悉并已会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背景音乐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中进入教室。 二、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首歌曲? (师演唱舒伯特的《摇篮曲》,学生响应,并交流说出曲名) 师:对,这是舒伯特的《摇篮曲》,那么同学认为什么样的曲子是摇篮曲呢? (师生交流,得出柔和等词汇) 师:那么刚刚同学们进教室时所听到的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摇篮曲。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学这首“摇篮曲”。 三、学唱《摇篮曲》 (一) 神奇的三拍子(感受节拍和节奏) 1、× × × 2、× ×× × 3、×·× × 4、× × ×× 5、× 0 ×× 6、× ×· × (二) 熟悉歌曲旋律(唱旋律时先用“lu”哼唱,再唱谱) 1、 3/4 0 0 ×× ︳ ×·× × ︳ × 0 ×× ︳ × ×· × ︳× × ×× ︳ × × ×× ︳× 0 ×× ︳ ×× × × ︳ × 0 0 ︳ 2、 1=C 3/4 3 3 ︱ 5 · 3 3 ︱5 0 3 5 ︱i 7· 6 ︱6 5 2 3 ︱ 4 2 2 3 ︱ 4 0 2 4 ︱ 7 6 5 7 ︱i 0 ︱ 3、 1=C 3/4 1 1│1 — 6 4│5 — 3 1│4 5 6│5 — 1 1│I — 6 4│5 — 3 1│4 3 2│ 1 — ‖ 4、唱歌词 (1)听童声合唱版 (2)唱歌词 (三) 处理歌曲情绪 1、 聆听歌曲,回想摇篮曲的风格,声音特点。 2、 唱歌曲,边唱边处理细节。 (四) 记歌词 1、 聆听歌曲,找记这首歌曲歌词的窍门。 2、 PPt 展示歌词重复的特点。 快安睡,小宝贝,夜幕已低垂,床头布满玫瑰,陪伴你入睡。小宝贝,小宝贝,歌声催你入睡,小宝贝,小宝贝,歌声催你入睡。 快安睡,小宝贝,你甜蜜的睡,月光洒满大地,微风轻轻吹。小宝贝,小宝贝,歌声催你入睡,小宝贝,小宝贝,歌声催你入睡。 3、 带着感情把歌曲背唱出来。 4、 听童声合唱找出合唱声部,理解什么是合唱。 四、作曲家简介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欧洲浪漫乐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他曾与巴赫、贝多芬齐名,被称为“德国三B”。在他的创作中力图维护德奥德传统,和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他追求内在的感情和深刻的表现,反对浮华的表面效果,风格质朴、严峻,作品富有哲理性。时常写出有创造性、有个性、表达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中的杰出代表。 五、我是作曲家(改编前八小结),采用基于节拍和节奏变化为主的变奏。(能以学生自主创作为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提示和帮助,并用“雅乐简谱”软件播放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及推荐优秀作品给大家欣赏。) 六、小结 在《摇篮曲》的音响背景中,探讨母爱的伟大,并提议用自己的音乐来感恩母亲,最后总结下课。 陶 2016年4月10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1b2bf6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