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中、高学段课堂反馈语言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徐州市桃园路小学程洁。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很难表现,同样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是学生将数学思想和数学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载体,因此小学数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表达的更为完整、准确。12月20日上午有幸参加了刘向飞名师工作室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听了李璐老师、胡清音老师和刘向飞校长上的低中高三节数学课,对此有以下几点感受。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的主导地位比较凸出,课堂上教师的权威性比较强,学生的学习总是被动的接受(),对于一些"敢于"回答问题的孩子,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急于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容忍,总是急于帮助学生将正确答案提前说出口,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而且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差异性,每个学段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会有所不同。 1 低学段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且思维依赖性强。多处于被动的思维状态,他们习惯用具体的实物去思考问题,就有很大程度的直观性。李璐老师上的《百足虫的100只鞋》这节课,利用绘本小百足虫分鞋的问题,很自然的将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展现给学生,再解决百足虫将9只鞋分给几只鼠小弟时,学生出现了困难,李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学生出示答案,而是通过学生直观的动手分圆片尝试发现发现多了一个圆片,不够再分给1只鼠小弟,因为鼠小弟有4只脚,从而揭示了有余数除法,但在列式9÷2=?时出现了困难,这时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将鞋子分给了几只鼠小弟,就相当于几份?学生很自然的说出了2只鼠小弟,所以等于2,这时回答问题的孩子和其他同学都出现了疑问:还剩1只鞋子不够再分一只鼠小弟,从而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原本学生的回答是零散的回答,思维乱而无序,语言缺乏完整性,经过李老师反复的引导与纠正,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连贯规范的说出:9只鞋分给了2只鼠小弟后还剩1只鞋,之后再让学生看着算式反复去说有余数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e8a1b3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