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学习心得 孟村完小孙建臣 员利娟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 倍,对于学生来说时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员老师把对倍的认识与解决问题进行了分割,分层教学。《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在这堂课中,我认为自己有下面的成功之处: 一、 注重知识的迁移,开放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待自己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我通过看蓝鱼、红鱼和黄鱼三种鱼提问,让学生从已掌握的两数之间的加减关系的基础上引出“倍”。这样既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倍”也是两数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 二、 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 在整堂课上,员老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去积极地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去主动探索,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自主活动的空间。比如,在学生说完鱼儿之间存在的各种倍数关系之后,员老师又出示了两组题,第一题第一行是两只蜜蜂,第二行是8只蝴蝶,第二题第一行是4只蜜蜂,第二行是8只蝴蝶,在课堂上,员老师引导通过学生动手圈一圈,动口表述,使学生对“倍”的概念以及“一个数的几倍”有了深入的理解;紧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蝴蝶都是8只,而第一题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4倍,第二题却是2倍呢?”引起大家的思考。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因为第一排蜜蜂的只数不同,所以,它们之间的倍数也不相同,进而体会到“比的标准不同——一份的数量不同,倍数也就随之改变。” 让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 袁丽娟老师执教《倍的认识》一课,。 本节课教师努力从学生认知的增长、思维的发展、情感的提升等方面促进学生得到新的、全面的发展。 1.看似有些俗气、老套的引入,却使学生真正融入故事情境中。学生在故事游戏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体会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情境不失为一个好的情境。 2.充分借助实物,多次在操作、比较中逐步感受和完善对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理解。 3.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充分进行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也是不精彩的课堂。很明显这节课是精彩的一节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223c5d0b4c2e3f572763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