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2)

副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2)

时间:2024-06-18 20:11: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 导语】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华罗庚(数学家):“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苏步青(数学家):“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理科界的前辈都让我们要好好学习语文,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在平时学习中只重视数理化加英语而忽略了我们最为重要的语文呢?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2).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uKY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