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 庄公十年_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原文译文

副标题: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原文译文

时间:2022-02-24 18:32: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原文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十有七年,春,小邾娄子来朝。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秋,郯子来朝。


  八月,晋荀吴帅师灭贲浑戎。


  冬,有星孛于大辰。孛者何?彗星也。其言于大辰何?在大辰也。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何以书?记异也。


  楚人及吴战于长岸。诈战不言战,此其言战何?敌也。


  【译文】


  鲁昭公十七年,春季,小邾娄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夏季,六月,甲戌这天,初一,发生日食。


  秋季,郑国国君来鲁国朝见。


  八月,晋国大夫荀吴率领军队灭了贲浑这支戎人。


  冬季,彗星的光芒扫过大火星。“有星孛于大辰”的“孛”是什么?是彗星。这里说“于大辰”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大辰星边上。“大辰”是什么星?就是大火星。大火星称为大辰,伐星也称为大辰,北极星也称为大辰。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


  这年冬天,楚国军队与吴国军队在长岸这个地方交战。突发的战事是不称“战”的,这里为什么用“战”来记载这件事?因为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扩展阅读:《公羊传》名言


  一、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点评:孔子作《春秋》,就是为了扭转乱世,是使社会、政治回归正道,从这方面的功能看,没有哪本书比《春秋》更合适了。


  二、内大恶讳,此其目言之何?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隐亦远矣,曷为为隐讳?隐贤而桓贱也。——《公羊传.桓公二年》


  点评:按《春秋》的写作原则,鲁国大的恶事,是应该避讳的,为什么这里又明确标注出来了呢?因为时间太久远了,各个时代说法也都有所不同。既然这么久远了,为什么还要为隐公避讳呢?因为作者认为隐公比较贤良,而桓公比较卑贱低劣。


  三、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点评:《公羊传》就是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的一部注解。什么是“元年”?就是君主摄政的第一年。什么是“春”呢?就是每年的第一个季节。“王”指的是谁?就是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再说正月呢?因为正月这个历法,就是周文王制定的。“王正月”这三个字,更是为了表示重视周朝的统一大业。


  四、《春秋》录内而略外,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讳,小恶书。——《公羊传.隐公十年》


  点评:《春秋》这部书主要是记载鲁国的历史,所以,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有大的恶事就记载,小的恶事就不记了;对于鲁国来说,大的恶事就要避讳,小的恶事就可以记下来。


  五、《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羊传.隐公十一年》


  点评:这是介绍《春秋》的写作原则。如果君主被人杀了,而弑君的坏人没有被讨伐,那就不用记载葬礼了,因为不能为国君报仇的臣子,就算不上臣子,已经不存在君臣关系了,这个葬礼也就不作数了。


  


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原文译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6E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