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左传:《僖公十八年》原文译文

副标题:左传:《僖公十八年》原文译文

时间:2022-02-25 02:38:0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左传:《僖公十八年》原文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传】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人杀无亏。


  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之徒遂与宋人战。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立孝公而还。


  秋八月,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及朝众曰:「苟能治之,毁请从焉。」众不可,而后师于訾娄。狄师还。


  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之。


  【译文】


  十八年春季,宋襄公率领曹共公等攻打齐国。三月,齐国人杀了无亏。


  郑文公开始到楚国朝见。楚成王把铜赐给他,不久又后悔,和他盟誓说:“不要拿来铸造武器。”所以郑文公用它铸造了三座钟。


  齐国人准备立孝公为国君,挡不住四公子一伙的反对,孝公逃亡到宋国,四公子一伙就和宋军作战。夏季,五月,宋国在甗地打败了齐国,立了孝公,然后回国。


  秋季,八月,安葬齐桓公。


  冬季,邢人、狄人进攻卫国,包围了菟圃。卫文公把国君的地位推让给父兄子弟和朝廷上的其他人,说:“谁如果能治理国家,我就跟从他。”大家不同意,而后在訾娄摆开阵势。狄军就退回去了。梁伯扩充了疆土,筑了很多城邑,却不能把百姓迁往那里,把那地方命名为新里,但被秦国占取了。


  扩展阅读:《左传》名句


  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文: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译文: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修养道德的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7、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译文: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8、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译文: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文: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


  10、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译文: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左传:《僖公十八年》原文译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L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