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导语】课件,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篇课件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课件的设计,往往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体类型、作家风格、作品的内容和具体写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学环境而灵活运用的。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分享的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拐杖》,欢迎阅读与借鉴。
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便为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都发生了什么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学难点:能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感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其中1个为多音字)。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到描写表示时间的语句,理清课文的思路。能按照顺序说一说围绕拐杖发上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哪些人拄拐杖的人,你觉得他们需要哪些帮助?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拄拐杖的人,咱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新授
1.学习生字
轻读课文,读准字音。
正音:出示选择正确读音练习题。
浃(jiaxia)尬(gaga)便(pianpian)
再读书后田格里面的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说一说使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生字)
说一说每一个生字的部首(重点指导独体字的部首确定方法)
画出生字组成的词,在小组里读词语。
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词语的意思(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连字义、联系上下文等)
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画下来(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把这天作为纪念他的节日。
汗流浃背: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浃:透、遍及。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
大肚便便:肚子很大,很肥胖。便便:形容肥胖的样子。
疑憾:心理不明白,困惑。
不悦:不高兴;不愉快。
干脆:直截了当;爽快。索性。
读认读词语
观察生字的占格特点,认真练习书写生字。重点字的写法:(学生讨论后指导)
“浃”字的右半部分的最后一笔写“大撇”“捺”。
“搜”字的右半部分要先写臼,然后写竖,最后写又。
点评学生的书写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文章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事情的主人公是谁?在书上进行画批。
请同学回答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车上
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车上发生的事情。
利用给文章分段,(1)(2——8)(9)教师巡视进行订正
回顾分段的方法
(2)再读课文2——8段,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一画有些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语句。
订正并板书
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
读2、3自然段试着用几个词说一说“小姑娘、我”都做了什么?(可以在书上画一画有用的词语)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时间我小姑娘
刚上车
再启动
车到站
请同学把这些词语进行串联,就是段意。
引导学生看板书,使学生感受到事情是围绕拐杖发生的。
能够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内容说一说有哪些事情。
3.再读过文章后你有哪些内容不理解,把他画下来,旁边画上问号。
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
三、巩固
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形近字组词
3、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请同学自己找认读生字的形近字,用熟字学新字,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都发生了什么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学难点:能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读课题:《拐杖》你想到什么?
2、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自己再读读课文。
二、新授
(一)、以拐杖为线索
1、文中执拐杖的人是怎样的人?——健康的人板书我
2、“我”拿拐杖的变化:拿——拄——提
3、就是由于这一“拄”引出了乘车的过程中,“我”受到一位充满爱心的小姑娘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自己读文说一说?
内容上,讲的是“我”为丈夫买了一根拐杖,为了放松自己的手脚,无意间拄着拐杖行走,被一位小姑娘当做“脚不方便的人”,一路上受到关照的感人故事。
(二)、以小姑娘为线索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可以写一些简单的批注。
第二段(让座)
第四段(扶住)
第五段(照顾)
第七段(搀扶)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呢?从那感受到的?读中体会小姑娘的善良,富有爱心。
(三)、我的心理变化
1.小姑娘第一次让座,看到她尴尬的表情,我的感受?——从书中找到答案——疑惑
指导朗读: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她微笑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尴尬。
2.小姑娘第二次让座,看到她惊恐的表情,我的感受?——恍然大悟
对比读:
“小心!”她一脸惊恐地叫出声来。(读出担心、关心)
“小心!”她叫出声来。
3.小姑娘随时照顾我,我的感受?——不安
我的感受不同:第一次疑惑不解。到底疑惑什么?
第二次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三悟:悟到了小姑娘的用意——当做“脚不方便的人”,加以照顾。
悟到小姑娘的善良,有爱心。
悟到了我对小姑娘造成了误解,自己内疚、不安。
4、当你悟到这些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1.)出示句子——汽车到站了,我拄着拐杖“一拐一拐”地走出车门。
为什么“一拐一拐”?
保护小姑娘的爱心。饱含着一种爱。
2.)出示句子——车子来了,我把拐杖提得高高的,快速上了车。
“我”这些表现想告诉大家什么?
填空:我“一拐一拐”走出,是因为()
因为()所以我“把拐杖提得高高的”。
三、拓展练笔:
这篇课文讲的是()的感人故事。反映了小姑娘(),以及我()。
板书设计:
拐杖
小姑娘我
让座疑惑
扶住恍然大悟
照顾不安
搀扶被爱感动
关爱之情
课后反思:利用填空启发学生进行联想,降低了难度。但是学生的想象面不宽,想象的内容十分单一。
课件设计:
文中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目标:
★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其中两个为多音字)。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上下文体会“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其中一个为多音字:便pián)。
★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用双色笔给生字和认读字注音)
2、用笔圈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铅笔画出你想积累的词、句,(四字词语和你喜欢的语句)
3、写出生字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并组词。
4、解词。至少3个。查出特殊生字的部首。
5、给课文分部分,写出段意,(书上,铅笔)
6、写出课文主要内容。
7、提出不懂得问题,至少三个。
个性理解作业:
1、查找作者的个人资料,写作背景,了解其作品和写作特点。
2、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查找与课文写作特点、主要内容有联系的文章。
二、探索与交流
(一)结合学生预习汇报,强调字音及个别字的书写。
1、字音、书写
jiāgāngàpián
浃尴尬大腹便便
浃右边最后写“大撇”“捺”
搜右边先写臼再写竖,竖要出头,最后写“又”。
2、理解词语意思,随读生读一读词语
汗流浃背尴尬大腹便便扶老携幼疑惑恍然大悟
(二)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读文情况
指名读文,听读指正不足。
2、结合纠正的不足自己练读,有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3、同桌练读。
(三)初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边默读边在书中进行标注。)
2、小组交流,解决较简单问题,记录有价值或未能解决的问题。
3、集体交流。拟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教师进行整合预想可由以下问题:
(1)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是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2)“我”又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为什么“我”先是“一拐一拐”的走出车门,后来又“把拐杖提得高高的”快速地上了下一趟车?……
三、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探究。
3、熟读课文,正确、流利。
板书设计:
2、拐杖jiāgāngàpián
浃尴尬大腹便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根据提示写一段话。
★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内容有了哪些了解?还想知道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读文,思考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是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并读出自己的体会。随读生读一个自然段
(2)“我”又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联系上下文加以体会,在有感情读一读。
(3)为什么“我”先是“一拐一拐”的走出车门,后来又“把拐杖提得高高的”快速地上了下一趟车?结合自己的想象、感悟写一段话。
2、依学案自探,有问题或收获后与小组交流。
3、共议交流
学案一:
提示学生按顺序加以归纳课文所写事件。结合具体事件谈自己的印象。
结合学生谈体会,指导有感情的读数。
学案二:
结合学生交流,出示有关语句:
1、我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她微笑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尴尬。
2、这时,有一只手扶住了我,还是刚才那位要让座的小姑娘。“小心!”她一脸惊恐地叫出声来。
3、她细心地搀扶着我下车,在车门关闭前的一刹那才匆匆地回到车上。
想象如果是你,此时你心中是怎样的感受?那么“我”又该是怎样的感受呢?
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读书。
学案三:
交流自己的感悟,加以引导。
三、总结提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自身的感受有感情读书。
2、填空:望着眼前的小姑娘,我心里。
随读生试着说一说
3、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这类事件的资料。
四、作业
1、继续完成学案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自己体会。
3、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并用自己的行动加以体现。
板书设计:
2、拐杖刚上车,让座困惑
再次启动,扶我感动
车到站,搀扶感受关爱的幸福
课后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意思,能按顺序说说围绕拐杖发生了哪些事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想象不够充分。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拐杖》.doc正在阅读: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拐杖》09-29
快乐的植树节初中作文800字01-03
2020年江苏徐州市公务员报考须知02-17
竞选班长2分钟演讲稿【六篇】 09-28
2019招商银行总行北京/深圳(水木专区)实习生招聘04-06
2017年北京高考数学(理)答案解析:2017年山西高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11-28
关于和爸爸一起骑车的作文,和爸爸一起过父亲节的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