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时间:2022-04-21 11:0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顾蓉 长江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理解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

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 之一。

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 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依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

1、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第一段描绘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 总领写景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总结全段的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4)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2.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


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核心)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写乐) 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 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

4)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

3.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 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乐字贯穿全文始终。

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

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3.师归纳

1)描写形象、精练,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无论绘景还是写人,都只有寥寥数字,着墨不多,但能抓住特征,生动传神。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2)成语的使用,但要注意古今成语的意义不同。

原文中一共出现了4个现在一直还在沿有的成语,但古今意义已大相径庭。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

②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③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④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3句式灵活,对散结合。有的单句成对,有的双句成对,有的三句成对,它们工整贴切,形式和谐,节奏明快,易诵易记。加之对散穿插,富有变化,摇曳多姿。 4)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总之,此文文美、情也美。

四.请同学们读背课文,要求动情、动容,以醉翁的身份去感受那一份浓浓的醉意与乐趣。 五、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俗,退隐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进退皆忧,以天下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种人生态度?欧阳修、范仲淹的生活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

文言文的教学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是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背诵重点段落,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本课文主要了采用朗读、讨论探究、读写结合等教学方法。设置最后的讨论环节,是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甚至是辩论,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文章进行了挖掘和拓展。大家能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料,能充分联系上下文,对作者的心情怀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 那就是太守抑郁中有欣慰,失意里有悲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郁闷但不颓废,失意却有作为。总之,太守醉酒有文章。可以说,本文明显有别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因为其中蕴涵着作者深刻的仕途体验,浸润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怀,耐人咀嚼、意味深长。 教学点评

这节课教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段落进行想象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写景抒情手法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0e1f0f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