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评课稿

时间:2023-05-11 00:02: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评课稿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

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两位年轻老师正是在这样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上十分注意引导,让学生经历有关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从而形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和相关的操作等技能,同时获得一些方法或思想。

本课中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学习氛围生动活泼,数学学习活动积极主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了引导、协助的作用。学生通过量一量、猜一猜、折一折、想一想、说一说等方法了解了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这节课学生通过操作训练,对所学的抽象知识通过积极主动的数学活动获得真正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整堂课使学生在愉快的探索中学会新知。

因为本人今天的评课观测点是学生实践操作,下面我从学生实践操作方面进行简评。

钟老师的第一次操作是验证猜测的结果,采用小组合作折一折、量一量的验证方法,用时4分钟,期间老师有巡视指导,全班7个小组,其中5组全员参与,组长分工、合作体现很好;有1组学生都是自管自,自己折自己量,没有合作;有一组学生站着不知从何入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正在培养过程中,这也是正常现象,建议老师在这组中安排一位领头者。

操作有效性具体在学生的班级交流中体现,这一过程用时12分钟。在这个环节有四次操作,第一次是学生上来验证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先上下对折验证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再左右对折验证左右两条边一样长,上面学生演示时下面的学生也的在跟着折,有的再仔细看,建议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边折边说,强化方法。第二次操作是验证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在汇报中分别测量四个角的、个角的、一个角,体现方法的优化,得出对折再对折,然后借助三角尺的直角或数学课本的直角只需量一次就行。第三次操作是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学生能说出上下对折验证上下对边相等,左右对折验证左右对边相等,再对角线对折验证相邻边相等,从而证明四条边都相等;又有学生优化出对角线对折再对


折也能证明,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手脑共用。期间有一位学生提出可以用长方形折三角能变正方形的方法来验证,钟老师没有进行反馈,本人觉得这个机会其实正好可以用来解决长方形中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一难点,让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因时间关系钟老师最终没有完成这个学习任务。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与钟老师差不多,但是又各有各的特点。可能是张老师教龄略长几年,课堂掌控力更强一点,细节上处理也相对更到位些。她的第一次操作也是验证猜想,采用小组合作折一折、量一量的形式,用时3分钟,期间有5个小组有组长带头,组员参与度很高,2组学生各自管自己操作,还有1组学生同桌互相合作。在验证环节也和钟老师一样分四步进行,用时8分钟。这个环节应该是本课的重点,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从而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张老师在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以及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环节中还是很到位的,学生上台演示后组织全体一起跟着折一折说一说,但是对于每一步对折证明的是那两条边相等分解得还不够仔细,数学思考应该在过程中进行培养。在接下去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时也同样没有做到位,有走过场之嫌。在长方形中找出最大的正方形这一教学难点的教学上,张老师采用让学生先独立操作,折一折、量一量,再观察思考:这个正方形边长和原来的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5acd0d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