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艺术

时间:2023-06-20 07:0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的艺术

作者:黄云云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4

[摘要]教学的艺术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去探索。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教案捆绑住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因势利导的作用并把它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懂得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艺术。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艺术 教案 因势利导 幽默 语言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8601

艺术的种类包括很多种,教学艺术也是其中的一种。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氛围中轻松地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也可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教学艺术都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的灵活性便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

至今还记得我上第一堂课的情景,年轻的教师初登讲台,难免会有些紧张,生怕课堂的任何一个环节会出现毛病。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非常的小心谨慎,小心到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在教案中体现的完整无缺。本以为有了充分的准备就会万无一失,但结果却大大地出乎了我的意料。由于教案过于完整,整堂课下来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几乎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可也说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吃了一场败仗。后来经过老教师介绍经验,并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不难发现,固定的教案只会捆绑住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和学的积极性。真正的教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不断修改。也可也说,一份成功的教案,不仅仅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它还需要完整地呈現在授课教师的头脑之中,可以在头脑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合理的调整。 因势利导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掌握的另外一门教学艺术。所谓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因势利导在教学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教师可以用这个方法,对课堂上发生的偶然事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走过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艺术——海伦凯勒就是在其启蒙老师莎莉文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中成长起来的。我们都知道海伦起初是一个盲聋哑并失去学习能力的孩子。莎莉文老师摆脱了以往教学的模式,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以什么作为开始的第一步。这样就慢慢地冲破了海伦的心理防线,让她对学习充满了热情,然后在不断地探索中建立起词语和事物在她头脑中联系。在沙莉文老师的因势利导的引领之下,海伦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并且能够用心去把握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个起初被认为是没有学习能力的孩子,最后竟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世界著名的女作家,这其中的一大半功劳要归功于老师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试想一下,对于一个身体并不健全的孩子来说,因势利导的方法都起了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对于一个健全的孩子来说,它将有多么大的潜力等着教师来开发。

我们都喜欢幽默,因为幽默能给人带来轻松和欢笑,如果能将幽默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就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了,同时它还能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让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起来,当然它也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爱学、好学。

运用幽默教学,我们要把握好幽默的时机。我们可以在学生心理疲劳、注意力分散或心情紧张等情况出现时,及时插入幽默。比如说,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伏在桌子上,这时作为老师直接把那个同学叫起来效果未必好,我们就可以运用幽默教法,对全班同学说,有的同学好像是很崇拜老师呀,一直在给老师行大礼呢。这样在大家哄堂大笑下,那些伏在桌子上的同学自然会变得清醒,其余的同学在笑声中也可以得到短暂的放松。

同时,在运用幽默的时候我们也要把握分寸。运用幽默不能脱离教材而一味地调侃。过度的幽默不但不会给教学增加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一部分老师就会陷入幽默教学的误区,他们可能用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调侃,而只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来授课。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的确很轻松地就上完了,但课后复习的时候才会发现,对所学的东西印象很模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责任,把握好幽默的分寸,这样才能对我们的学生负责。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志。课堂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讲授的优劣,而讲授的优劣又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逻辑思维组织语言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程度,既不能不能太深奥,也不能太肤浅。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概念,教师还可以运用比喻或是夸张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仅仅靠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堂引人入胜的课,还需要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听觉上也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曾经听过魏书生的一节观摩课。他的语言时而低沉,时而洋溢,在不住不觉中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说话变得一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学的艺术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其中的奥妙还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摸索。我想,只要我们能在教学原则的基础之上,根据教学的具体环境来恰当地使用教学艺术那么就一定能把教学的艺术升华到另外一个更高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7ef5c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