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回顾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通过对比手法分析本文,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通过本文了解作者巴金,培养学生勇于自我反省,敢讲真话的诚实品格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手法分析文章,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对比手法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思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狗包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按故事的进程来看,可以读出课文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包弟来历)、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文革”来临,家人恐慌)和结局(痛别包弟),还有尾声(作者忏悔)。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对比的手法来对这篇课文进行分析,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 重点分析 问题探讨 (1)文章标题为“小狗包弟”,为什么还要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和我与包弟的故事有何异同? ① 通过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引出我与包弟的故事,为两条小狗的经历的对比埋下伏笔 ② 同:a.都是写人与狗的故事;b.故事都发生在文革期间;c.两只小狗的命运都以悲惨的结局告终 异: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写的是狗对人的忠诚 我与包弟的故事写的是人对狗的背叛 对比: 两只狗的经历对比:同样的悲惨命运 → 揭露文革的罪恶,控诉文革对生命的残害 狗与人的对比:狗对人的忠诚与人对狗的背叛 → 文革对人性的扭曲,人性自私的弱点 (2)包弟来到作者家中后,作者对其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感情变化:喜欢 → 忧虑 → 轻松 → 沉重 → 歉疚 (初来家中) (文革来临) (送走包弟) (送走之后) (至今回想) 对比: 欢乐与悲伤的对比 → 对爱犬的怀念与歉疚之情,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 (3)阅读以下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巴金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我们可以看到,巴金是一个正直诚实,敢于讲真话,严于解剖自己的人,是一位有良知的文学大师。 对比: 真与伪的对比 → 作者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正直诚实的人格品质 (三) 小结 文章通过两只狗的经历、狗与人、作者情感一悲一喜以及真与伪的四重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在文章中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本文深刻揭露了文革的罪恶,控诉了文化大革命对生命的残害,对人性的扭曲,暴露出人性自私的弱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爱犬包弟的怀念之情,愧疚之情,从而更深层次地表达了文章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展示了作者巴金严于解剖自己,敢讲真话的诚实品格。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对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同时学习巴金老人身上那种勇于自我反省、敢讲真话的人格品质。 附: 板书设计: 回顾内容(写在黑板右侧)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的来历 发展:七年友好相处 结局:送走包弟 尾声:歉疚忏悔 新课内容(写在黑板正中间) 一、两只狗的经历对比 → 文革的罪恶,对生命的残害 二、狗与人的对比 → 人性的扭曲,人性的自私 三、欢乐与悲伤的对比 → 怀念与歉疚,呼唤人性 四、真与伪的对比 → 自我反省,正直诚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3ade297375a417866f8f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