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2,练习十第2、3、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准确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水平,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非常关心同学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体重,身高等假如老师想要理解三(1)班第一组5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姓名 李明 王芳 赵兰 刘玉 李琴 身高/厘米 141 138 139 143 142 体重/千克 35 33 32 40 36 提问:请你制作一张这个组同学身高的条形统计图,你想怎样制作,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先让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实行讨论) 汇报:假如每一格代表1厘米的话,这张条形统计图要画得非常大,假如每一格用10厘米和更大单位的话,不容易表达这五个同学的身高情况,因为他们的身高情况,因为他们的身高数据都集中在一个段里,只相差几厘米。 教师:大家提出的问题,老师想个办法帮你们解决。 二、亲自实践,学习新知 1、制作身高统计图: 教师:我们即要使每个同学的身高情况,看得很清楚,又不至于把图画得太大,教师建议大家0-137 厘米这个段的长度用一格子表示。那画的时候,第一格不能画成线段,而应画成波浪线,意思表示我们中间省略很多小格。 出示示意图,第一小组学生身高统计图。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学生动手制作,然后教师出示示意图讲评。 2、制作体重统计图: 教师:你能根据刚刚的身高统计图制作一张体重条形统计图吗? 小组合作完成,评价交流。 3、看书理解: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 提问:根据前两张的统计图和这张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三、巩固使用 1、完成教科书第40页练习十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条形统计图的第一格和其他格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科书第41页练习十的第3题。 教师:第一格表示90秒,后面的几个小格你想怎么标上数据,根据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41页练习十的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ecd43ca7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