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内容:一个因末尾间有零的乘法。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实行计算。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所以,教学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做学习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新知”这个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和交流活动,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实行交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开阔思路,提升计算水平。教学第一个点,学生列出算式后,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计算,探索计算方法(估算和笔算,笔算有两种方法),然后合作交流各自的算法(方法一和方法二)。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多种算法,体现了算法多样性,经历了笔算乘法方法的得出过程。学生积极性很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水平。 再次, 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从整体上来说,本节课学生掌握的还能够,当然也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情景导入这环节用的时间多了,导致后面实行巩固练习的时间仓促,学生练习少,没有达到巩固的效果。渗透内容少了些,还需要增强提升。计算中个别学生还存有这样那样的错误,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会对症下药,争取持续提升教学效果。对于简便写法强调的不够,学生受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定势思维的影响,不习惯用简便写法的竖式。课堂时间估计不足。堂清检测时间不够,在前面的算法引导中还能够简洁些,这样就能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练。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三年级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我根据我班同学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 同学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四位的影响,绝绝大部分同学在接受因数末尾优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同学说出口算过程。由此再引出例题160×30,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同学自身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同学自身评一评。通过比较绝大部分同学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在课堂上我让同学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同学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要使同学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同学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容易,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乘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如800×90,40×205,不能熟练的将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有的同学没有依照简便的算法计算,把0也参与运算,这可能与我上课时没有重点强调笔算的书写格式相关。另一种情况是,计算后在末尾添上0的个数不准确,如120×70,只在末尾添上一个0,原因可能是计算1 2 0×7 0时,末尾有2个0,但是这两个0在同一列上,而在以前的加法中,0加0得0,就顺手移下一个0,这与上课时没有重点提醒相关,需要在课后的练习中加以提醒。 本课的一个难点在于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课中很多同学的解释是,因为末尾有2个0,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再没有多余的理由,认为这是自不过非常明白的,于是我问道:你能来验证这个结果是准确的吗?让同学充沛的实行交流,通过多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17093aa0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