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度”

时间:2024-01-11 14:14: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是时代发展的新需要。“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语文教师人人都能侃,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有的还没有真正领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在实施时有的教师把握不好其中的“度”。现结合几年来的教学,我主要谈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度”的问题。

、自主也要围绕一定的目标。

有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说:“有问题就问。”有的老师则说:“新课程,学生充分自由。语文教师也用不着备课了,反正学生的思维不可预设,备也备不过来”有的语文老师还写出了“语文课,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文章。“自主学习”变成了漫无目标的“自由学习”,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误。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自主不是放任自流,要求教师一方面明确目标,任务;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尤其在布置任务时要有针对性。记得我在上《黄山奇松》一课时,重点指导学生理解“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个关键问题。在自主学习时,有的同学说就是写得好,好在哪、说不出所以然。再让别的来说,无非也是觉得读着好,这样一节课下去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于是我决定有针对性的指出一些名句或优美或有内蕴的代表性的句子让他们赏析,品位,思考。比如在说到“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一句时,抓住字、词、句感悟黄山松的神奇秀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不急于让学生一下就体会到“奇”,而是让学生先通过“遒劲”和“郁郁苍苍”来感受奇松顽强的生命力,再读出这种生命力来,接着抓住“饱经风霜”一词体会奇松生长过程中的艰辛,想象松树经受了哪些磨难?这样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松树的“奇”之所在。这样,既解决了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又让他们进行思考,互动,一举两得,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合作时不要形式主义


1.合作也要注重独立思考。眼下,合作学习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时髦”,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好像没有合作学习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其实不然。的确,合作学习使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会经常发现或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们在采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时,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合作学习中,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这样的合作学习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只是能力强或活泼好动的学生一统“天下”,而能力差或沉默寡言的学生则“袖手旁观”。以上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

2.合作不是教师独断专行。记得有一位老师教《水滴石穿的启示》时,要求讨论本文的主题,时间限制在2分钟内,2分钟一到,老师说:“时间到!由xx同学回答刚才的问题。”这里我们看到讨论仿佛变成了做广播体操,不问学生有没有讨论好到时间就停,这种名为“合作学习”的讨论是虚设的,在这种缺少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怎么“合作学习”?我们说,合作学习,是指学习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显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进行合作学习,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形式。有时一个不能解决的事,大家分工合作很有必要而有时很简单的事,也来个讨论,就大可不必了.我们认为学习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目标、确定重点、选择方法、评价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商定,如仍由教师“独断专行”,那么“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了。 三、探究时要避免事事探究。

在课堂上并不是事事都有探究价值。有些问题一目了然,就不需要探究。就要求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太宽泛又不能太狭隘。应在宽泛与狭隘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提问点。也就是每课探究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是有目的、有针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3835a2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