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幼儿个性化美术学习实践与探究 摘要】:混龄个性化美术活动探究,旨在让幼儿在新的小、中、大混龄集体中进行美术个性化体验、探索、创作和评价。为幼儿个性化发展提供可能;也打破传统同龄编班的模式,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新平台;同时,也为教师成长提供新平台。 【关键字】:混龄;美术学习;个性化成长 一、概念界定 个性化美术学习: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艺术学习内容和方式,并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尝试、探索与评价,促进幼儿艺术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问题的提出 集体活动价值挖掘是新形势的需要。班额多,教师少,如何突破集体教育形式,发挥幼儿主动性?个性化美术学习意义深远,美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幼儿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它表现形式多样选择可能性多,有助于发现幼儿个性化品质和健全人格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混龄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混龄编班不仅能推动幼儿个性化发展、提供不同年龄幼儿的交往环境,还能加强独生子女情操培养,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尝试开展轮动式的个性化美术学习混龄活动。 三、混龄新集体个性化美术活动的操作形式和过程 首先是艺术定点全园化。除班级外还包含园区公共区域,如专用室、门厅、走廊、户外等地,涉及全园各个可利用的地方。 其次是内容选择个性化。每学年末向全园幼儿做一次“我喜爱的个性化美术点位”大调查,选择最受幼儿园环境的点位,确定最适宜孩子美术活动的约16个点位。 最后是幼儿体验轮动化。幼儿可轮动体验各个点位的美术活动,每次与全园各个班级中共同选择该内容的孩子组成一个新集体,共同活动4次之后再选择新的内容,与另一个新集体互动。 每个幼儿个体不同、兴趣不同、主题不同、季节不同、参考的绘本不同等情况,每次个性化美术学习的操作均有所不同,但我们大致流程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确定个性化学习目标 首次活动时各个点位的老师会运用询问原班老师、现场问答观察等形式对新组成的幼儿集体做一定的了解,在知其然的前提下为每波孩子确定个性化的弹性学习目标 (二)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 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我们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各个个性化美术活动点均以幼儿作品、操作流程图、操作材料等为内容艺术性的进行布置,让幼儿一进活动室就被浓厚的艺术氛围感染,享受美感,了解操作方法。 (三)选择个性化学习方法 以“幼儿为本”是我们核心的教育理念,即在个性化美术学习的操作方法上我们遵循幼儿个性选择活动材料、自主选择表现方式、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给予幼儿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让幼儿尽情感受艺术的熏陶。 (四)采用个性化学习评价 我们坚持评价标准、组织形式多元而开放,以幼儿的内差异为基础,从社会性发展出发,评价自己认识的新同伴和心情;从技能掌握与运用出发,评价本次活动学会了什么;从对材料的运用出发,评价自己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在评价中,使每个幼儿都能发现自己的进步,认同自己、悦纳自己、赏识自己,从而激发更为持久的探索求知欲和创造热情,促使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混龄个性化美术学习的意义与思考 个性化美术学习促进了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幼儿在混龄新集体中以美术创作为交流载体,获取不同年龄层次的交往经验、获得班集体外的新伙伴、熟悉班主任意以外的新老师、克服独生子女自私的心理状态、学习不同年龄段幼儿优点和创作思维、提升动手实践创造力、发展语言表达力……对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均有益处。 同时,个性化美术学习帮助了幼儿独有个体特点的发现。幼儿从个性化美术学习点的选择、实践到沉淀,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让老师对孩子有更全面、更新的认识。让教师更加客观地分析该幼儿的发展情况,为其制定更科学、个性的新一轮成长目标和计划,促进幼儿更加全面的成长。不仅如此,它更是促进了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活动组织能力的提升。习惯于管理本班幼儿的教师会很难组织一次混龄个性化美术活动,需要教师快速熟悉这个新集体,选择并运用合适的手段、策略去影响他们,活动后教师都会追随活动内容展开详尽的学习故事记录、反思和整改,以为更好的促进下一次活动提升和幼儿成长。 混龄个性化美术活动从前期定位到过程实施均以“幼儿为本”,充分考虑幼儿本身,将幼儿喜欢的美术活动领域定位其中,不同层次幼儿良性互动打破了年龄界限,给与幼儿与众不同的美术创作体验,开拓了幼儿园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形成 个性化美术学习经历实践后,我们收获了不少,也留下一些待解决的思考: 1.追踪难深入 混龄个性化美术活动一期4次,每次间隔一周,4次之后多数孩子便会更换点位。虽然每次活动时教师都会记录和撰写幼儿学习故事,但是即使前次和后次也相隔一周,4次之后就不能再深入,对个体追踪来说是不全面和深入的。 2.保障要求高 16个点的个性化美术学习点,每个点必须保障1位教师指导。当下教师培训、学习、公干不断,要保障这些老师必须到位很多时候会成为一个问题。我们也试过减少点位,如果减少点位,就意味着每个点位的孩子必须增加,而增加点位的人数便会降低教师对每位幼儿的关注度,这样的矛盾和困惑等着我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去探索和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3】王延杰、姜欢笑《回归天性——浅谈儿童美术教育的原生性表现与个性的发扬》[J].演变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ac017f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