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诗配画丨苏少版

时间:2022-09-09 23:1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诗配画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个学习领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可以深入地感悟古诗意境,并用水墨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创作诗画合璧的作品。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美术学科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和水墨运用的能力。水墨画和古诗是传统艺术的一对好兄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古诗的诵读和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用中国画特有的表现语言来描绘。古代王维就曾经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名言。古诗和水墨画都是简练和概括的,这节课可以恰好地把这俩者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这二种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有基础,能感受到诗的意境,有自己的理解。

初步具备水墨画的表现力,但水墨画课教学在每期中数量较少,容易生疏,对用笔用墨知识的复习和熟练掌握也是本课必须进行的环节。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欣赏古诗配画作品,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古诗配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用水墨画的方法画出诗的内容,表现诗意,从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技能目标

复习水墨画基础知识,巧用笔墨技巧,理解诗意,运用恰当的形式为古诗配画,并推荐用水墨画的形式来创作画面。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优秀的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体会诗画同源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笔墨技巧,利用传统水墨技法表现古代通俗易懂的

或者描写风景的诗句诗画二者巧妙结合。

教学难点:巧用笔墨,理解诗意,两者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小学生语文课外书必读课本《古诗75首》

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古诗 1.古诗接龙活动

2.请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熟悉的古诗的含义 出示课件(庐山瀑布动态图像) ①欣赏课件中庐山瀑布的美丽风光。 ②观察图片并交流。

(用四尺整张的宣纸挂起来,拿起一个斗笔,整支毛笔先在清水里洗一下,然后稍微刮去些毛笔上的水分。笔尖蘸墨,在一个白磁盘上轻轻地拍一拍,舔一舔,感觉到毛笔笔尖浓,笔肚稍淡,笔根是清水状时就已经是调好毛笔了。(这个环节老师边讲边示范,让学生拿支笔和老师一起操作)这是画好水墨画最为关键的一步,为画面墨分五色做准备,也就是俗称的用墨法)

★落笔前应该是立意在先。想好画什么,画在什么位置,可以用手指在宣纸上比划一下,考虑好了就可以大胆落笔了。同学们一定在等着看老师到底要表现什么画面了吧,下面就大胆简洁地来表现一下(经营位置,胸有成竹,大胆落笔)(老师示范,学生欣赏)

★表现画面时,提按、块面、线条、浓淡、枯湿、疏密、对比等效果出现时边画边讲,首先放得开,集中思想全身心的投入到画面的表现中。作品如潮从心中涌出,短短数分钟犹如一个乐队的指挥。有情感,有节奏(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兴趣)

★放下毛笔,仔细欣赏老师画作,想象一下用哪句诗句最能形容作品。(学生回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同学们是从哪里看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画面构图独特,意境深远,联想后产生)老师顺手把这句诗提在画面合适位置,也就是落款。落款是我国传统书画的特殊表现形式,起到记录,画面补白以及提升画面意境的作用。

★由画想到诗句,其实老师在创作前是想好这句诗句的,围绕这句诗句来构思和大胆表现,这就是传统的诗配画。

板书——诗配画。

二、讲授

1. 铺垫:复习水墨画用笔用墨的基础知识,按照刚才老师蘸墨的方法在一张小宣纸纸上勾线,点剁块面,大小不同点的表现,仔细欣赏墨色是否有浓淡变化,在水墨的基础上添点颜色,看看是否有色墨相互晕染产生的特殊肌理效果。看看毛笔没有水分画出来的线条又是怎样的,和一开始湿湿的线条有何区别?(学生练习3分钟,重在重温笔墨技法效果)


2. 新授。

1一起带领学生背诵脍炙人口的古诗《锄禾》。你联想到怎样的一个画面?(学生

描述)这首诗写景的诗句是前两句。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学生带上草帽表演,拖把代替锄头)

一起来欣赏课本中儿童水墨作品《锄禾》,让学生看看,这样的画面意境同学们都是理解的!作品的构图也很有意思,一个带草帽的老农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主题突出,看得出绘制这幅作品的小朋友是对诗句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来大胆表现的。

2同学们一起读《村居》来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想一想这首诗中描绘了哪些东西?(学生回答)若你来画准备画些什么内容?这些东西是否体现出《村居》这首诗的意境?

通过范作感受通过描写景物,寓情于景,借物抒情的传统绘画表现方法的介绍,一步阐述“诗配画”的异曲同工之妙。

3欣赏水墨画作品《渭城曲》体会当代水墨画大画家傅抱石根据这首诗创作的水

墨画作品。仔细欣赏画面中的景物分别和这首诗中哪句诗句对应?通过这一环节重点讲解,充分感受传统水墨画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借物言志的艺术特点!感受诗意的同时感受画家水墨画的技巧和韵味。也欣赏小朋友根据这首诗创作的画面,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大画家傅抱石作品中的层层积染,水墨淋漓的艺术气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欣赏课件中大师的诗配画作品,学生等根据古诗创作的水墨画作品,体会巧用笔

墨,合适的表现素材,结合诗意表现出的学习要求。(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对这类绘画的认知度。

三、创作与展示

5)一起诵读一些借物抒情的诗句,看看里面描写的是什么?若我来创作画面怎样来组织素材?素材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赏读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画面框架,用纯水墨或者彩墨画的方式创作作品。

6)学生练习,老师巡回辅导。(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共用一套书画材料,也可以有更多的地方用于画画)

7)作业展示,师生互评。(一般选择有个性的,笔墨变化丰富的,构图有特色的,诗画结合意境较好的作品来欣赏,老师适当提出修改意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08723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