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 莫芬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3.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老师今天想带你们穿越到古代的课堂,一起来学习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一道有趣的数学问题,(生:鸡兔同笼) 师:对,它就是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它。(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谁来像古人一样朗读一下题目?题目中雉是什么意思?(野鸡)“几何”呢?(几只)谁来完整地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抽生回答。(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PPT展示今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寻找信息,尝试解决 (1)课件出示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寻找数学信息 师:从题目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显性数学信息:鸡和兔一共有35只,脚一共有94只。隐藏的数学信息:一只鸡有两只脚,一只兔有四只脚,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简单图示板书:鸡两只脚,兔四只脚) 2. 化繁为简 师:由于古人提出的问题数据较大,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数据改小一点,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1)课件出示化繁为简后的题目: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抽生读题目,寻找数学信息) 3.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 课件出示学习题卡上的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一找,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2)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独立完成学习卡后,同桌两人交流交流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卡,理解学习卡的含义和内容。 (3)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并指导。 4.自由汇报,反馈成果 (1)方法一:用列表法解决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的特点,寻找规律,渗透有序思考的思想。 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一步一步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到底谁猜对了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解决问题要有理有据,不能随意猜。) 观察表格并发现特点: 兔子每增加一只,鸡就减少一只,脚就增加两只。兔子每减少一只,鸡就增加一只,脚就减少两只。无论怎样变化,鸡和兔的总只数都是8。 教师小结:“列表法”,不重复,不遗漏,有序思考。 (3)方法二:用画图法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图示略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 当脚数与实际的脚数相比,少了就应该将鸡换成兔; 当脚数与实际的脚数相比,多了就应该将兔换成鸡; 师小结:“画图法”,清晰明了,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4)方法三:列式计算,渗透数学模型的思想。 引导学生用算式把过程记录下来: 假设全都是鸡(每只鸡有两只脚) 2×8=16(只)(8只鸡共有几只脚?) 26-16=10(只)(表示什么?所有兔子少的脚数) 4-2=2(只)(2表示什么?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的脚数) 兔:10÷2=5(只)(表示10只脚,每只鸡上添2只脚变成兔子,所以共有5只鸡变成了兔子,因此兔子有5只) 鸡:8-5=3(只)(表示总数减兔数等于鸡数) 假设全是兔,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这种方法好吗?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假设法。 (4)对比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后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简单的、有效的方法解决。 三、实践运用 1.解决前面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 师:现在我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解决古人流传下来的问题了吗? 出示: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只脚,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2. 做一做第1题 3. 安全知识竞赛共15道题,答对一道题得10分,答错一道题倒扣5分。小云做了所有的题,得了120分,她答对了几道题?(思维拓展) 四、思维拓展 课件展示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抬腿法。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交流学习了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好方法,大家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这一趣题的吗?(课件动画演示) 小结:其实古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还有很多种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e3de3f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