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让文章丰满而灵动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3期 韦存和 不少同学在写作文时,常常为内容单薄而苦恼,刚进入中学的某些同学甚至为作文不能达到规定的字数而大伤脑筋。其实啊,你只要学会一种作文技巧,你的文章自然就会饱满起来。这种技巧就是——铺垫。 什么叫做铺垫呢?《大辞海·语词卷》里是这样说的:(1)铺的和垫的东西,多指卧具。(2)为了使一些事物突出,用另一些事物陪衬或者对照,衬托。很显然,作为写作手法的“铺垫”一词是从它日常生活里最普通的意义当中比喻和引申出来的。 是不是有点抽象和概括呢?那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体会一下铺垫的运用。 同学们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背影》吧?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说透了,就是父亲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留下的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要是作者平铺直叙,为了写背影而写背影,那么文章不到300字也许就结束了,我们读来是何等的单调乏味啊。作者的高明就在于他不仅四写背影,写背影给自己的心灵撞击,而且为了浓墨重彩地推出父亲的背影,他得心应手地运用了铺垫的手法。文童主体部分首先写了家里的祸不单行:祖母的去世,父亲的赋闲(失业),这是一重铺垫,交代了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背影产生的特定背景,也使文章笼上了浓重的愁绪,这里的送别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送别,仔细品味,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人生感喟。接着文奄中又来了第二重的铺垫,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本来已经说好了不送“我”,可是“终于不放心”,还是决定送“我”到了车站上了车,说好不送还是送了,内在的不放心正是深深的关心,这是一种牵挂与关切,这里的铺垫不仅将送别这一事件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也使得年迈体衰的父亲费尽心力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有了充分的情理依据。不止于此,文章还有第三重铺垫,即父亲为“我”料理了一切又拜托了茶房关照“我”,甚至帮“我”在火车上拣定了靠门的座位并且再次作了叮咛后,还是觉得有什么事情没有做,终于想到为“我”买几个橘子让“我”带在路上吃(这一切当然是在“我”的不理解甚至不屑中完成的),于是这才顺理成章地有了下文令读者读来潸然泪下的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有了这个至今定格在中国文学画廊里的感人至深的极富人情味的光辉一幕。 散文里的铺垫大多数是为了为了渲染浓烈的抒情氛围,而小说里的铺垫则更多的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凸显人物形象特征。例如《老残游记》里的《明湖居听书》一节向来为人们所称道,也是因为它出色的运用了铺垫的方法。这个章节写的是听白妞说书,赞美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小说先是写老残看到了一则黄纸写的关于白妞说书的广告,然后耳朵里便灌进了两个挑担子的人要去听说书的议论,再就听到了柜台后要去听说书的争论,而且“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接着借茶房之口,把白妞好一顿夸奖,说“此人是天生的怪物”,还说“仗着她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她的中气,耍多长有多长。她又把那南方的甚么昆腔、小曲,种种的腔调,她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竞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她唱书,无不神魂颠倒。”并且告诉老残“她虽是一点钟开唱,若到十点钟去,便没有坐位的。”结果第二天老残去明湖居,10点果真没有了座位,“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还没有看到演出,前戏已经做足,把读者的期待心理调动得够充分的吧?可是还没完,作者铆足了劲,继续铺垫,先出场的是一个弹三弦的,“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时我们以为白妞该出场了,仍然没有,继续暖场,这回是黑姐,“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这时作者又插入了一段听书人的议论,说“她(指黑妞)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7d88ec8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