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社会的两难》读书报告

时间:2022-04-15 04:25: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文化的两难》读书报告

梁漱溟好着长衫。不免想起穿长衫的另外两个人了,一者是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另者是满面油汗著长衫的殷夫。前者被旧礼荼毒颇深,后者则一心改革图变。梁漱溟便似综合二人思想而成的矛盾体。此矛盾亦为东西文化取舍之难。梁漱溟曾几度自杀未果,于其心中亦大有矛盾之处。我对矛盾的东西向来颇感兴趣,又以前读过他的一二册书,故选择读此书。

梁漱溟生于北京一没落贵族家庭,这样一种残存的气质下往往能产生格外敏感的后代,梁氏父子频频自杀大概是源于这种气质的遗产。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清末很有务实派的精神。 力推西方的技术教育。故而梁漱溟的启蒙书不是四书,而是《地球韵言》,所受的是全盘西式的教育,直至成年未尝研习儒家经典。这为其思想上的矛盾奠下了基础。

梁济后来的死,是十分的矛盾,他拥护共和体制却说是为清朝殉节,且算作是一个“没落贵族的怨恨与迷茫”罢。梁济的死促成了梁漱溟由佛转儒的实现(此处不提梁与佛学(他本是以一位佛学家而出名)怀着一种对其父亲的悔恨与内疚(想来他身上本就暗怀着儒家的礼法),继承了其父生前几篇论文的轮廓,而专心成为一代儒家。

谈及梁漱溟,不得不提及其早年的一篇文章,《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此书将梁漱溟抬到一个全国瞩目的位置上,引致了一场文化的论战。梁漱溟维护着中国的儒学文化以之为高于西方文化的一种境界。这样的旗帜一样的逆新文化运动而行的所谓封建残余却只有胡适“屈尊地做出了评论”,称之为唯心的文化守成者。梁著以一种难以回避的感情结构默不作声地在中层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共鸣,他们只好回避。于是矛盾于自己的梁漱溟也让文化界的清醒者们也陷于矛盾。

几年前,初见到梁漱溟的思想倒觉得很合乎我脑中的封建残性。(自然,我是一名团员,这样的残见旧知应当痛恨之,恶绝之的。如此书96版的出版说明里所言:“当然,他们的著作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甚至同我们存在着某些原则分歧,这需要读者加以认真审查和辨识的。这样的话作是当局对于梁著的历史评价倒也是很合用。上述是废话,姑且可算作是梁漱溟将读者也陷于矛盾的一个例证。梁著的伦理主义观点可以概为“以对方为重”,一举从共产的社会本位制和西方的人本位制的争论中跳将出来,强调精神而非制度,图道德来替代宗教。中国持中的较于西方更显早熟的文化应当成为西方物质文化发展之后的精神产物。倘再发展,即成为印度佛学的超脱境界。梁著以三种文化类型表现意欲的三种方向。梁欲用精神而非制度或者技术来解释社会之进步,在当时社会,自然囿于种种的约束,显得过于理想。而置之于今日,于我来看,倒成了十分现实的问题。

以梁著的文化倾向理论来看(此处不提印度文化,那有些高得不着际),中国虽为儒学发源地,完成现代化仍用的是西方的实用主义。这样固然弥补了中国文化过于早熟难以带动社会发展的短板,但却是以一种极其粗暴的方式阻断了儒学文化的传承。及至于今,谈及旧儒,脑中仍有八股,纲常,臭老九之类印现。在世界几近沿着第一条的路(西方倾向物质的实用主义)走到底的时候,一味再寻求科技的突破并不能让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变好。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受用且满足于本时代的物质产物,而对于更高层次的物质需求只是作为一种期待的形式,或者被动的接受。辟设十年之前不知智能手机为何物的人,同样也很满足于彼时科技的发展。况彼时以通话语音维系的关系也决然高于现在用冰冷文字与不知所谓的表情所构成的网络。若再推之前,以电话,电报,书信所承载的情感,那又是高于手机的。社会关系已呈一种默默的叫人心安理得的倒退。(澄明一点,梁漱溟并不是现代化的反动者)

自知残败的守成主义思想是不进步的,一定会被进步者批作是闭门造车,抱残守缺。科技为满足人的不断变强的欲望,或者说是不断加剧的惰性,而这个物质的大坑同黑洞一样的深不可测。人不断地追求更好,更进步,那么实质上的结果反是精神世界的倒退。人的


精神需要不断进步的科技去满足,便同有漏洞的容器。既然水总要流出来,那便不如把它的底补补好,以求一个更完整的个性。

引某某一句话:“现代化的膏药上总落着苍蝇,就同对靠技术救助的英勇的新世界的不自在”。梁漱溟矛盾的两难不只是中国的两难,也是世界的两难。

参考书目:

《究元决疑论》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以对方为重----梁漱溟儒家伦理观》陈来 《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综述》熊本茂 《宪政----中国困境与出路》许章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f2def5844769eae109ed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