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优质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1 18:08: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2.把握文章写作特色,学习文章的精炼笔法与详略安排。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将进行四个学习活动,其中有多次笔头训练,大家要积极动脑,积极动手呀。

活动一 理出清晰的层次 自由朗读课文,读出叙述的语气。

根据“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两条线索梳理本文故事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活动”线: 请见 “事件发展”线: 迎战 注:红色部分为学生填写。 活动二 分析鲜明的形象 齐读课文,人物描写部分重读。

1.找出文中刻画人物的语句,批注人物形象。3分钟)

2.以“我从 原文词句 一词/一句(几句)中读出了一个 形象的概括 曹刿/鲁庄公。看,他 描述性语句 。”的句式,结合文本写出人物形象的赏析性语言。3分钟)

示例:我从请见一词中读出了一个勇于担当的曹刿。看,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献策献力。

展示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人物。小结:人物都是立体的,不是扁平的,我们要学会立体地去评价人物。

师出示多处分析,生齐读。

①我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句中,读出了一个具有政治远见的曹刿。看,在战前能敏锐地认识到民心向背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②我从“未可”“可矣”两句中,读出了一个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曹刿。看,在指挥作战时镇定自若,善于把握战机



论战 备战

参战 胜战

释战 评战




③我从“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一句中,读出了一个冷静谨慎的曹刿。看,在敌军溃败之时,保持高度警惕,机敏持重

④我从“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两句中,读出了一政治见识鄙陋的鲁庄公。看,最初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⑤我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两句中,读出了一个急躁轻率的鲁庄公。看,他在作战之时,不考虑敌情,轻举妄动

⑥我从“公将战”一句中,读出了一个勇敢的鲁庄公。看,在强敌压境的危急时刻,积极迎战,毫不退缩

⑦我从战中听取曹刿意见,战后“问其故”, 读出了一个知人善用、谦虚好的鲁庄公。看,能听取曹刿的作战建议而不刚愎自用,他能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而不不懂装懂

师小结:(批注)

曹刿形象:具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谨慎冷静,勇于担当; 鲁庄公形象:政治上见识鄙陋,军事上急躁轻率,但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活动三 评析取胜的原因

再读课文,读出自我的思考:长勺之战中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请以“我谈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不低50字。可用“我认为......”领起

示例:我认为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政治上能取信于民,军事上能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时机。同时也离不开曹刿的爱国勇敢及鲁庄公的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活动四 把握写作的特色 齐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丰简。

阅读冯梦龙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

思考:记叙同一场战争,《曹刿论战》与冯梦龙的小说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






刿止之曰:“齐师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曰:“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曰:“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zī)重甲兵无算。 (冯梦龙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小说:详细记叙了战争的过程。

《曹刿论战》:详写战前论作战条件及战后分析胜因,略写战争的过程。 《左传》的写作风格:《左传》写战争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是重在描述战争胜败的内外因素。

本文详写战前的论作战条件,有助于表现出曹刿“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详写战后论取胜原因,则表现出他作战需要把握战机、谨慎果断的战略思想。对战斗状况、具体过程等方面则略写。这样剪裁,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分析以下写作特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每排分析一方面,三人交流,标画批注。

1)对比的手法

曹刿与乡人的对比 突出曹刿抗敌卫国的责任感; 曹刿与庄公的对比 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谋和军事才能。 2)精练的语言

“将战”“请见”“鼓之”“驰之”“既克”等叙述语言简洁凝练;“未可”“可矣”等人物对话,简短明确,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也体现出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

师小结:本文在写作方面不仅有对比的手法、精练的语言,更有精当的剪裁,从而突出曹刿的聪明才智,也隐含了作者对曹刿的称美赞扬。

结束语:本节课我们从以上四个学习活动分析了本文,做了较多的笔头训练,大家表现都很好。辛苦了!下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98e6d27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2.html